潘卫平 || 距离(九)

潘卫平
2020-11-16
来源:西南文学网

“现在,邓小平同志已经在中央主持工作了,他指示我们要反修防修、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把这三项指示提到了‘纲’的高度,指导撰写了旨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论总纲》《汇报提纲》《条例》三篇文章,提出了著名的‘三项指示为纲’,指出:一些人至今还是用形而上学来对待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的关系,总是把政治和经济相互割裂开来,把革命和生产相互割裂开来,只讲政治,不讲经济,只讲革命,不讲生产,一听到要抓好生产,搞好经济建设,就给人家戴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说人家搞修正主义。这种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现在政治形势很复杂,事实证明,以前那种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离开经济工作而空谈‘革命’的方式只能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创,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在工作中,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在斗争中把握好大方向。”在他从老家办婚事回来后不久,俞书记把他俩喊到家里对他们说。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二柱子试探着问。

“我让生产科牵头成立了技术革新领导小组和文化补习班。技术方面主要是攻关,提高土建施工的工作效率;文化补习成立了语文、数学、化学、制图四个补习班,宣传科陈科长教语文,生产科王科长教数学,土建二队宋队长教化学,机动科范科长教制图。教室设在会议室,明天你们就可以去看看,课程表贴在门上,技术革新小组在生产科,由王科长负责,你们如果有兴趣找他联系。”

他们一连几天去会议室,语文讲的是语法知识,什么主谓宾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记叙文、论述文、说明文等……数学代数讲的是因式分解,什么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换元法,还有什么两个生产队修一条水渠,甲队单独修多少时间完成、乙队单独修多少时间完成?两队一起修多少时间能完成……几何讲的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函数,已知三角形两条边,求第三条边……化学讲的是元素周期表、原子量、化合反应、中和反应、分解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酸碱盐的关系……制图讲的是怎样画三视图、各种不同角度的园管、方管下料方法、渐开线花键的简化画法……津津有味听课的大多数是刚招进来的青年工人,年龄大多数在二十岁以下。

听了几天,他们感觉索然无味,于是,他们又去生产科,冯时宇等十几个青年工人正在办公室和王科长围着一张图纸讨论着什么。

“搅拌混凝土可以通过叶轮和泵体操作,但进料和和出料怎么解决?你们出出点子。”王科长说。

“叶片在水泵状的密封盘里搅拌,在密封盘边上留一个孔,进料和出料都通过那个孔操作。”冯时宇一边在图上比划一边说。

图纸上画满了许多线条,他们一点也看不懂。

见他们来了,王科长站了起来,热情地说:“小刘、小寇,你们来了?快坐下,我们正在讨论怎样提高土建施工中的机械化程度,实现搅拌、运输、上料、浇注一体化的技术问题。”

他们看着王科长,一脸茫然。

王科长把他们带到一个硬纸板做的水泵壳状的模型前,揭开上半部分,指着里面的叶轮说:“现在搅拌机已经设计好了,关键是解决进料和出料问题。”

他只有尴尬地应付着,含糊其辞地说:“很好……节省体力,提高了效率……”

另一位青年穆阳拿起一支蘸水笔在水泵壳的侧面画了一个方孔说:“孔可以开在泵壳的侧面。”

“孔开在侧面,进料和出料问题怎么解决?”王科长问。

冯时宇说:“孔通过泵体可以进行90度的旋转,上料时孔朝上,下料时孔朝下,当孔朝上时,把按比例配好的混凝土料通过上料漏斗倒进泵体,当孔口朝下时,混凝土从孔中漏出在手推车中。。”

“那如何保证叶片在旋转时孔能密封,料不从孔中漏出来呢?”王科长问。

冯时宇拿起一支蘸水笔在水泵壳上顺着泵体两边画了两条线说:“在泵两边焊两条滑槽,孔的密封片紧贴着泵体在滑槽中滑动。”

“怎么在转动时固定密封片?”王科长问。

冯时宇在两条线的中间画了一条横线说:“这设置一个有弹性的扣片,当泵体在旋转时,通过装置把扣片压到和泵体平行的位置,同时把密封片向孔口推。”他又在孔的前面画了一条横线说:“这是阻断片,和扣片长度相等,到达阻断片时,放开扣片,扣片弹起,把密封片紧紧固定住,这样对泵体就起了密封作用。”他又在孔的后面画了一条横线说:“当要进料或出料时,又通过同样的方法把密封片推向孔的另一端,孔打开,就可以进料出料了。”

“好主意。”王科长说。

“王科长,在搅拌机械化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在混凝土料传送方面也实现机械化。”一位青年工人说。

“是,可以用叶轮通过管道运送。”

“还是通过皮带运送要可靠点。”

……

“至于传送方面的课题,我们留到下一步解决。”王科长说:“今天讨论就到这里了,明天我们讨论混凝土的提升问题。”

“好的,王科长,我回去根据混凝土搅拌时间和进出料时间计算出泵体旋转的时间,定出操作齿轮的直径和齿数,画出示意图。”冯时宇说。

“你们回去后也考虑考虑吧。”王科长对他们说:“以后你们是技术革新的主力军,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很明显,王科长没有称冯时宇他们是主力军,肯定是俞书记交待了王科长才对他们特别重视的。

他们感觉索然无味,一点也插不上手。一连几天他们都没去生产科。但几天后在施工现场,他们确实看到了技术革新小组的研究成果。      上料漏斗下端的密封板通过向上的弹性装置盖住出料口后,两边的卡板通过滑槽自动卡紧了密封板两边的卡槽,对漏斗下端起了密封作用,解放牌卡车上的水泥和沙子、石头驶上平台后,打开后车板,通过装卸工按一定比例直接卸进上料漏斗里,然后提升漏斗到搅拌机上端后再做平行移动至搅拌机的上料口时,卡板通过卡槽收缩,密封板由于搅拌料的压力向下张开,搅拌料从漏斗下出口倒进搅拌机,然后搅拌机通过密封片密封后叶片和泵体共同旋转,搅拌数转后泵体方孔朝下时泵体停止旋转,密封片打开后混凝土从方孔倒进在下方的手推车里,所有在下方等候的手推车全部装满、混凝土全部倒完后又开始下一轮搅拌循环。

手推车到施工楼房底层角钢架旁后,角钢架底层伸出一块钢板搭在角钢上,手推车放在钢板上,角钢架四角的挂钩通过定滑轮和组合动滑轮钢绳稍稍向上,挂入手推车的挂孔中,然后收回钢板,将手推车吊起一台手推车的位置后,底部再伸出钢板,重复操作,一共可吊起五台手推车,到楼顶或需要的位置后,角钢架底层又伸出一块钢板,钢绳稍稍向下,工人将手推车拉出后,钢绳收缩,下一台手推车又重复上一台操作……预制板也通过角钢架吊上去的,他们简直看呆了,万万没想到原来靠铁锹、镢头、锄头、铁镐搅拌,靠肩扛手拎运送混凝土砌砖和浇注搭放预制板的圈梁和靠肩挑运送预制板的过程变得这么简单。

冯时宇他们在现场指指画画,作各种记录,收集数据,用照相机拍照片,提改进方案,他们感觉自己被冷落了。

王显明、“赵夹儿”他们也跟着起哄,帮着冯时宇他们抬角钢,拉电机。

他们还开始研究通过五通管用螺栓组和圆钢合搭建可重复使用的脚手架代替竹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课题。

“吴学究”还写了一篇通讯稿在厂报发表了,题目是《给四个现代化插上知识的翅膀——房建处技术革新小组为钢厂建设废寝忘食的动人事迹》,声称这一技术革新成果将土建施工效率提高了十五倍以上。

“看来我们是又失去一次机会了,原来我们打算通过革命、斗争起家,没想到现在需要知识、文化了,机会让冯时宇他们这帮小崽子抓住了!”几天后一个星期天,二柱子把他喊到一家小饭馆喝酒时对他说。

“话不能说这么死。”他想起俞书记“政治形势很复杂”和“在斗争中把握好大方向”的话,推断在高层肯定有分歧。

“那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二柱子一口喝完了杯子里的酒问。

“我感觉俞书记有点像电影《第二个春天》里的齐大同,《火红的年代》里的白显舟,《创业》里的章易之。”他没有正面回答二柱子的问题。

“你是说俞书记代表落后势力?我们还有机会?”

“是啊,党内王副主席不是在上海国棉十七厂通过造反,成立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起家的吗?只要他在,我们就有希望!”

“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二柱子举起酒杯说:“干!”

他们一口把酒杯里的酒干了。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判断似乎越来越得到了印证,首先是俞书记的技术革新活动速度好像放缓了,施工工地越来越冷落,像是有一股力量在阻碍他们,接着是生产好像又陷于停顿了。

半年后,形势果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突然播出了一篇人民日报社论《评“三项指示为纲”》,文中指出,“三项指示为纲”是同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直接对抗的。一九七四年底,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毛主席的光辉指示,进一步提高了全国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反修防修的自觉性。这就更加引起了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恐惧。他们对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深入进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非常反感。因此,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

几天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又播出了一篇新闻稿,“……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第十个春天,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四周年的大喜日子里,首都工农兵群众一万八千多人,在首都体育馆隆重举行“首都工农兵反击右倾翻案风,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咏大会”。工农兵群众满怀战斗豪情,用合唱,齐唱,歌表演,锣鼓快板等形式演唱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翻案不得人心》,《举起革命的铁拳头》,《党中央两个决议威力大》,《贫下中农不信邪》等四十多首群众歌曲,充分反映了革命群众对邓小平搞翻案复辟罪行的无产阶级义愤,表达了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热爱,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特区革委会联络员来了,他把大家喊到会议室传达了省革委会的指示:要深入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活动,把活动推向企业、基层,落实到个人,各单位都要揪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他和二柱子几天都在一起商量,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但从谁身上下手他们一直拿不定主意。本来,房建处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无疑应该是俞书记,但因为黄书记曾经是俞书记的下属,俞书记又通过黄书记给他们那么多的帮助,因此,他们决定把批斗目标定为王科长,他们通过电话向联络员汇报后,对方对他们一阵训斥,说他们是回避矛盾,和稀泥,还说他们了解房建处的情况,技术革新小组和文化补习班是俞书记一手泡制的,所以,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只能是俞书记。

看来矛盾是无法回避了,他们商量再三,只有从俞书记身上下手了,他们决定不通知黄书记,因为黄书记在总厂革委会也自顾不暇,正在接受批斗,因为有几次在总厂革委会去省内兄弟单位串联和生产同时需要用车时,他首先满足生产用车。

他们根据联络员提供的电话向特区革委会办公室汇报时,接电话的竟是刘志伟,他现在是特区革委会副主任。

“这次你们终于站在正确路线的一边了!”他兴奋地说:“下一步你们先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一次批斗会,随着运动深入,我会亲自去现场指挥。”

“我们这样是不是太不地道了?”想到即将像批斗黄书记一样面对面地批斗俞书记,他有些愧疚地说。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二柱子说:“我们已经失去了几次机会,你看冯时宇那批小崽子,前段时间抓住机会那个猖狂劲,我们再不拼就没有机会了,再说不打倒俞书记就无法夺权,即使我们不这样做也一定会有人这样做,从而实现他们的目标。”

“但是我们在批斗俞书记时一定要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他说:“把权夺到手就行了,不要让他受到伤害。”

“我和你一样想法,毕竟他帮过我们大忙。”二柱子说。

于是,他们召集“吴学究”孙秀英他们在处会议室召开了批判动员会。

“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上面来人了,安排我们必须开展这场运动。”他做出不情愿的样子说:“事到如今,我们只有按照他们要求办了,他们指定的批斗对象是俞书记。”

下面像炸了锅一样,发出一阵哄的议论声。

“这事情做得太恶毒了,人家俞书记哪点对不起你们?忘恩负义!”第一个反对的竟是白阿果,他有预感,所以每天回家后他一直都没有让她知道。

她悻悻地砸门走出了会议室。

“有意见可以保留,但组织的决定必须贯彻。”他指着“吴学究”孙秀英她们强作镇定地说:“你们几个带头表个态,只要你们思想工作做通了,其他人就好办了。”

二柱子指着“吴学究”说:“‘吴学究’,你前阵子搞技术革新时不是闹腾得挺厉害的吗?”

“吴学究”哈着腰站了起来说:“在路线斗争和大是大非面前,我一定重新站队,站在正确路线一边,和走资派划清界限。”

这小子可真滑,他想,见风使舵。

接着,王显明、孙秀英他们也相继表了态,表示在斗争中听从他们指挥,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和走资派斗争到底。

“在以后的运动中,你们就是骨干力量了,要带领群众把运动推向深入。”二柱子对他们说。

“批斗会时间定好了我们会通知大家。”

几天后批判会如期召开,李娟主持。他首先宣读了省革委会和特区革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

“‘三项指示为纲’的谬论出笼以来,走资派趁机把持了重要位置,利用手中的权力,打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幌子,推行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洞察一切,及时扭转了局面,粉碎了走资派的阴谋,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肃清走资派的流毒,现在,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即将和走资派展开面对面地斗争。”二柱子宣布说。

“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俞振华和帮凶押上台来!”李娟用她那银铃般的大嗓门猛喝一声。俞书记胸前挂着“走资派俞振华”的木牌,被两个青年工人反剪着双手押了上来,“俞振华”三个字还被打上了红叉。王科长和范科长胸前挂着“走资派帮凶”的木牌也被押上来了。

“俞振华,老实交代,你是怎么利用手中的权力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李淑芬大声说。

“是啊,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回避,不能避重就轻。”二柱子说。

俞书记惊诧地看着他们说:“我搞技术革新一点私心没有,提高机械化程度是为了减轻大家的劳动强度,让青年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是为了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再说像房建处这样大规模招工是我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才为大家争得的。”

“俞振华,少来这一套!”“吴学究”指着俞书记说:“你是企图用资产阶级人性论,用小恩小惠腐蚀我们,让我们对你感恩戴德,我们不吃你这一套!对阶级弟兄,对党、对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才是最深厚的!”

“还有你们!”孙秀英指着王科长和范科长说。

“还有你们!”二柱子指着冯时宇他们说:“走白专道路,给右倾翻案风推波助澜!”

“赵夹儿”举起拳头扯着大嗓门高喊:“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俞振华!”

“宁要革命化,不要机械化!”孙秀英也扯着嗓门喊。

批斗会一连持续了几天,到后来,俞书记干脆低着头一言不发。

几天后刘志伟来批斗会现场时,“吴学究”大声宣布,“今天特区革委会刘主任亲临现场指导批斗会,下面请刘主任作指示。”

“今天,我很高兴地看到,房建处终于揭开了阶级斗争的盖子。当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新形势下,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大搏斗,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深入。毛主席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斗争那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前这场斗争告诉人们,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革命的主要对象。这些人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那些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的利益,代表那些要求扩大资产阶级法权、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们的利益。俞振华就是他们在房建处的代表,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所谓技术革新,喋喋不休地谈什么发展国民经济,唯独不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不谈修正主义是当前的主要危险,其目的就是兜售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的资产阶级思想,搞利润挂帅、物质刺激,削弱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实际上他们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妄图把人们拉到资本主义的斜路上去,我们要批判他们的唯生产力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一系列论述,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研究和认识走资派产生的社会根源和他们活动的规律,搞清楚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无产阶级的政策和策略,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刘志伟说话完全是上级领导的口吻。

他突然想起东北老头“砸门”的训诫,看来他是缺乏自信,现在看来,东北老头的推测并不准确,刘志伟难道不是通过“砸门”进入革命队伍的吗?

例行对俞书记批斗后,轮到他作为房建处革委会的代表讲话。他想,无论如何,俞书记至少在白阿果和李淑芬的招工方面还是有恩于他们的,一定要给他一个台阶下。

“我们要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彻底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现在,我们已经揪出了他们在房建处的代理人,但我们要执行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众,牢牢掌握斗争的大方向,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现在,我们已经把他们掌握的权力夺过来了,我们决定,让走资派俞振华去生产第一线劳动改造,给他一次戴罪立功、重新做人的机会。”他说。希望能对俞书记的批斗到此为止。

“我们同党内走资派的斗争到底是同代表落后保守势力斗争的人民内部矛盾还是同反动势力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我认为是后者!在同走资派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中,我们要始终保存坚定的阶级立场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为。’对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不仅仅是要打倒,而且要踏上一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刘志伟突然宣布说:“我代表特区革委会宣布对俞振华的处理决议:将死不悔改的走资派俞振华押往鸡嘎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两个彪形大汉冲了上来,将俞书记反剪双手,通过跳板押上了早已在远处等候的解放牌卡车。

“打倒死不悔改的走资派俞振华!”李淑芬举起拳头高喊。

“吴学究”、孙秀英他们也跟着一块高喊。

他有些措手不及,楞在一边,茫然地看着突然发生的这一切……


(编辑:陈友云 审核:吉庆菊)

‍                     



                                                  《《上一节‍      回目录   下一节》》




阅读197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