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年初一凌晨(也就是大年三十夜鸡叫头遍,人们开财门放炮竹的时候),整个布依山寨家家户户的少男少女在母亲的带领下举着火把,肩挑水桶,拿着盆瓢之类的用具,悄悄地来到井边烧香,拜神取新水。
他们口中振振有词用布依话念道:“更三舍吉乖,更三果吉全,偎迷界达怀, 拉果奶达拧达拧,埋更乃熟连厚晒。定缝瓤磨,颇咪瓤怀送几赖把辽,拉浪嘎醒古壮才喷。”意思是说:喝三滴就变得乖巧,喝三捧就变得灵巧,我晚上不想纺花,总爱打瞌睡,想喝点来润润喉提提神。自己的手艺如井水细水长流,父母的施舍似山洪爆发,易涨易缩,送多少都会有枯竭的时候……念完后就到井里用双手捧上三捧水喝起来,然后再用瓢舀上三瓢水抬回家……。
意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年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水是生命之源,取新水,涨(薪)水,喝新水,祈求来年财源猛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希望青年小伙心里亮堂,读书进步,事业有成;布依姑娘心灵手巧,聪明贤慧,纺花、织布无师自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绣出多姿多彩的幸福人生。这就是独山县布依族山寨过节取水的盛况。
这个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位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布依姑娘,由于家境贫寒,长期跟父母在田间地头干粗重农活维生,没时间呆在家中学插花刺绣,做起针线活来总是笨手笨脚的,感到十分苦恼,于是,就用空余时间自学。有一年正逢干冬季节,她和别的女孩一样在井边排队取水,她一边等水,一边学做针线活。一天,两天,三天……,她的手指被针扎得千疮百孔,疼痛难忍,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做不好时拆了做,做了拆,常常忘记秩序而错过了舀水时间,有时还把自己应该得的水让给了比自己困难的老人。就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晚还在井边守水、取水,借着暗淡的火光学做针线。
她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借着夜色腾云驾雾从天而降,来到水井边讨水喝,顺便教姑娘做针线活,然后趁姑娘不注意时,将三口水喷洒到姑娘的脸上、身上,待姑娘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奶奶早已不见了,感觉全身冷冷的,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打着火把挑着半桶水回家。等第二天一觉醒来时,奇迹般地发现自己放在椅子上的土布衣服已变成了光滑柔软的绫纙绸缎,花白头帕也变成了皇宫里格格的桂冠,光彩夺目,金银首饰叮当作响,然后就问阿妈是否有人来过她的房间,调换了衣物?阿妈说:“你这孩子尽说胡话,大年三十,各在各家,各找各妈,哪来有客,更不用说调换衣服了。”“妈,不信你进来看嘛。”等阿妈推开闺女的房门进去一看“哇!”华丽的床上坐着一位貌若天仙的少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除了声音不变外,一夜之间自己的闺女由一只丑小鸭变成了漂亮的白天鹅,吃惊地问道:“乖,真是你吗?你仔细想想昨天夜里你是不是碰到或者看见什么特别的事情?””女儿皱着眉头想了想:“哦,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好像在水井边碰到了一位老奶奶向我讨水喝还手把手教我做针线……后来……后来我的衣服就湿透了……”
“真有这回事?”,“嗯!”姑娘点了点头。“哦,哦,好闺女你终于熬出头了,你碰到大好人了!”
“大好人什么意思?我不懂。”
“嘘,天机不可泄露,以后你自然会明白的!”
“快,我们娘俩,快到井边去拜拜井神吧!”姑娘一头雾水迷迷糊模地跟着阿妈来到水井边。
当她们娘俩提着纸钱和三柱香来到井边叩拜井神时,发现前来取新水的人们指着早就满井翻坎的流水议论纷纷:“昨天夜里一不打雷,二不下雨,一夜之间哪来那么多水,真是怪事!简直太神奇了!”
乡亲们看到娘俩来叩拜井神,望着这位花容月貌、气度不凡的少女,投来惊异的目光,以为是仙女下凡,便问其故。朴实善良的姑娘便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乡亲们。
据说后来这位姑娘变得心灵手巧起来,学啥成啥,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心想事成的境界!同时还把很多先进的纺纱织布、纳鞋刺绣和蜡染工艺技术传授给了后人,一代传一代。这里便有了大年初一拜井神,取新水,求智慧的习俗。
(编辑审核:陈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