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涚大婶,水盆满啦,快关龙头呦!”
大婶急急忙忙走出来:“咯咋妹子,泡衣服泡个鬼!打开龙头就不知道跑到哪里鸭骚去哩。”
她赶紧关水龙头:“可惜哩!年轻人没干渴经历,不知水珍贵。”大婶认为流失的浪费的不是水,而是油。
见景情动,思绪牵扯出来,记忆碎片迅速拼接。
很久以前,我在荒山野岭上的李子堂居住过两年,饮用山塘水。
每场大雨,山洪进塘,塘水像稀稀的小米粥,烧水喝,很浓的泥土味;洗衣服,白衣服染成黄衣服。水缸里放点明矾,能把黄泥水澄清,没有明矾,也得饮用……
黄泥巴水的味道,没饮用的不知道。
有年夏天,生产队的男人在荒山上炸石开田。骄阳似火,顽石如炭,汗水滴在上面冒白烟,有人去山塘喝水解渴。队长派人挑来泉水,众人一声“哦呵”,蜂拥而上,一担水喝得干干净净,肚子灌得饱饱的,不久又被从裤裆里掏出来的线线尿水弄瘪了……
老家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山峦中,没有河流,只有百多口池塘数眼水井,用于农田灌溉和人用畜饮。遇到天旱,人们祈祷老天爷下雨。
祖祖辈辈靠天喝水用水,水贵如油。饮水无讲究,只能将就。
离家不远有口井,供多个屋场饮水。各家来挑水的,桶子在井里左摇右摆打水,不卫生;家乡有储水过年的风俗,每到年关,井水被挑干了。
上世纪末,有人挖吊井,改善家里的饮水条件……
一转身,光阴变幻影。一回眸,往事成故事。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是大事,事关百姓每天生活的大事。本世纪初,国家实施惠及最广泛的民生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大行动·大投入·大变化”。
村里响应号召,打了一口深井,建水塔,安水管,各家各户装上了自来水。放水那天,村民看着流淌的自来水,一片欢呼声,奔走相告:“水来了!有自来水了!”
涚大婶摸着水龙头低头扭脖瞅瞧,哪想把龙头拧开了,水溅了个满脸,围观者大笑。大婶抹把脸,舔一舔,呡一呡:“尝尝,你尝尝,井水一样凉,糖水一样甜!”
小孩在人群中高兴地叫喊:“不要担水了!只要拧水龙头了!”
一位老汉似吟似歌:“盘古开天地,祖辈担水吃。喝上自来水,咱们有福气。政府办好事,百姓都感激。勒石刻碑文,后代要牢记。”
“自来水,很珍贵,大爷大娘要牢记,用水开龙头,用完要关闭。”老汉的孙子也跟着爷爷编出歌谣。
众人齐喝彩,自来水现场祖孙赛诗啦!
蓦地,眼前恍若浮动一位老者挑水的身影,艰难吃力的样子,当时我就憧憬:如果有自来水该多好!那老人时常叮嘱家人:“水珍贵,要节约用水。”
可惜老者已经去世,没有看到这动人的场面,生前也想不到村里会有自来水。老人能知道人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吗?我们也要牢记他“要节约用水”的教导。
古诗云:“一点一滴贵似珠,生息天地人之初。足时无谓乏时忆,万物无他暗自枯。”节约用水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水资源不很丰富,节约用水的美德要传承下去。
水悠悠,情悠悠,岁月悠悠。虽然有了自来水,但我时不时要摇一摇自家吊井的水,有时也去老井挑水。忆昔以惜今,怀旧以促新。
我们过上了用自来水的舒心日子,但不要忘记了为我们送来舒心自来水的人。自来水公司及各乡镇的供水人,为保障我们饮用水安全无间断地供给,时时刻刻都在付出脑力和体力。
有年年关,抽水机坏了,全村停水。过年停水,那个心焦啊!在这个节骨眼上,供水员更是火急火燎。
村干部和供水员商量,立即与流光湖自来水站联系,请求在漆树桥安接管道。他们购买水管,连夜组织安装。晚上,朔风刮肤,冻雨刺骨,一夜的奋战,自来水管在汗水雨水中安装好了,个中劳累及辛苦唯有他们自知。
大年三十,自来水接通,村民那个高兴劲呀,犹如当初开放自来水那么欢欣鼓舞!
“不分昼夜,随叫随到,站着干活,坐下睡觉,汗水泥水,通身湿透……”是自来水公司一线人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你想过没有,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都是这些可爱可敬的人在守护着我们的供水生命线。哪里有漏水,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形;哪里要维修,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不惧炎热,不畏寒冷。
他们团结拼搏笃行奋进的精神或许难以体会,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大概少为人知,他们务实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可能不易理解……这可是我们学习并发扬的精神啊!
就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心田获得滋润;就是这种精神,使我们感受无比温馨;就是这种精神,鼓舞我们砥砺前行;就是这种精神,让我们更加憧憬百年复兴梦。
上若善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千家万户通自来水,供水人日夜奔忙默默奉献。
从靠天吃水到自来水入户,从挑水吃到喝上自来水,我们应该感知感激感恩。
前不久,水利部、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旨在通过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强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
现在,我们家乡还有哪个城镇村庄没安装自来水?还有哪家哪户挑水喝?
星罗棋布的水厂水塔、密密麻麻的水管网遍布城乡,干净水放心水流进千万家。
水,生命之本,生命之源。几十年,家乡饮用水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有了水,乡村振兴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有了水,家乡才能向前发展永不停息。
“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来不易,饮水要思源”。全民用上自来水,确实是盘古开天地的大事,要铭之金石,永垂于世!
一滴水,反映出一个太阳;流淌不息的自来水,反映出我们的生活一天变个样。
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中心的邵阳市犬木塘水库枢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水库建成功后,有渠道通往流光湖。到时,家乡饮用水将洪涝不愁天旱不忧,我们的饮用水将更清、更美、更甜、更充足,我们的水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健康时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简介:尹仲隆,退休教师,曾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被全国十几家刊物录用,也有散文、诗歌、小故事等被《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大众卫生报》《快乐老人报》《广州日报》等报刊采用。获得过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赛、张家界市宣传部及毛泽东文学院征文赛、我与大众卫生报30周年征文赛等奖。
(编辑审核:陈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