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 || 唢呐匠

符号
2023-03-13
来源:西南文学网


在故乡凉山人家,但凡遇到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都有请唢呐匠的习惯。在那个年代操办红白喜事,请唢呐匠团队来吹吹打打营造气氛,已经成为了乡村的一大习俗和礼仪。根据不同场合,唢呐匠就用不同的曲调吹奏唢呐。若唢呐匠吹奏出的唢呐声是欢乐喜悦、悠扬高昂的,一定是接亲嫁女或祝寿、立房子等值得祝贺喜庆的红喜事;若唢呐匠吹奏出的唢呐声是凄楚哀伤、低沉幽怨的,必定就是老人百年归世等白喜事。所谓唢呐匠,就是指吹奏唢呐的乡村艺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唢呐匠应该也算是一个十分走俏吃香的业余职业。

提到唢呐匠,就不得不先说说唢呐。唢呐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演奏乐器。唢呐音色明亮、音量大,发音高亢嘹亮。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所有描写唢呐的诗文中,我极为欣赏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一支唢呐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顶端为嘴,中段的杆为唢呐身,底端为唢呐盘。顶端的唢呐嘴是用黄铜皮制作,它由细铜管和堵气盘组成,细黄铜管是用来套麦秆制作的哨子用的,堵气盘是吹唢呐换气时用来堵住外送的气,防止吹出的气流外泄。中段的唢呐身,即杆,是木质的,一般约40厘米长,上小下大呈锥形。唢呐杆上有八个发音小圆孔,正面七孔,分别代表七个音符。这七个发音孔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从下往上依次为哆、咪、发、索、啦、西。唢呐杆的背面与正面对称靠近高音孔“西”的位置,有一个发音孔,这个发音孔不代表任何音符,但在吹奏唢呐时起共鸣或者颤音的辅助作用。唢呐底端的唢呐盘是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唢呐也俗称喇叭。整个唢呐盘呈圆锥形,这既便于放置,将唢呐立放在桌子上可以平稳不倒,又起到扩音作用,因为这种喇叭形状的尾座,吹奏出来的唢呐声音响亮,可以传得很远很远。

唢呐匠在吹奏时,一般用左手无名指、中指及食指依次按在唢呐杆正面发音孔中对应的哆、、咪的孔眼上,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按在唢呐杆正面发音孔对应的发、索、啦、西的发音孔眼上,同时右手的拇指按在唢呐杆背面唯一的那个起颤音或辅助作用的音孔上。不要小看这么一支小小的唢呐,它还真是神奇,几个音符巧妙组合起来就是美妙的音乐。唢呐匠吹奏时,沉醉其中,双眼微微闭上,鼓着腮,灵巧的手指不停地变换着,极为专注,让人沉迷其中。

在故乡凉山,唢呐匠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吹唢呐只是他们的业余职业。他们一般家庭条件都不是太好,一个月有七八天在外面吹唢呐,平时在家里也照常干活不误。只有当乡邻家里有了红白喜事,需要请他们时,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们都要去很认真、很专注地演奏那么几场,成为吸引人们的重要角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出去吹一次一般能拿三五元钱,食宿均由邀请方承担。每个月下来,他们每人可以挣到一二十元钱,基本够家里打点煤油、买点盐巴等日常开销。当他们到来,吹奏声就打破了方圆数里除鸡鸣犬吠之外的宁静,原本静悄悄的农家庭院里,就会顿时喧闹起来。

这里所说的唢呐匠,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唢呐匠团队。一个唢呐匠团队一般由四人组成,两位唢呐匠,一位打小鼓,一位打镲钹,有两支唢呐和一个小鼓、一个镲钹四件乐器。两支一样大小的唢呐称为对子唢呐,大多数唢呐匠用的是对子唢呐;也有极少数唢呐匠用的是一大一小的唢呐,称为大口气唢呐,大的一支唢呐吹奏出的是平声,小的一支吹奏出的是尖声,平声和尖声相互配合,非常好听。唢呐匠团队的四个人,两人吹奏唢呐,一人打小鼓,一人打镲钹,整个团队配合得极为默契。唢呐匠团队每次到事主家,一般是中午或下午四五点钟。等吃过中午饭或晚饭后,他们便在事主家院坝里用木材或者煤炭生起的大火堆旁围成一个半圈坐下,就要开始吹奏表演了。唢呐匠应该算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其他人都是听唢呐匠所吹出的曲调形式演奏。比如说吹唢呐的,只要其中的一个吹起前奏,另一个就知道要吹哪一种曲谱,举起唢呐应和就是了。同时,打小鼓、镲钹的那两个人随着唢呐声一响,立即摆开阵势演奏起来。

在一个唢呐团队中,应该说学吹奏唢呐比学打小鼓、镲钹难度不知要大多少倍。就在前几年,我们师范的几个同学到六枝参加老师的母亲的吊唁活动。看着那些吹鼓手演奏完一曲,准备演奏下一曲时,我还自告奋勇地参与了他们的团队,负责打鼓,还打得像模像样的。我打着打着,还不由自主地与那位打镲钹的大姐一起站了起来,伴着唢呐声边跳边打,极为带劲儿。有一个同学还用手机在现场录下了一段视频,之后我时常放出来看,还自认为不错呢!

吹奏时,唢呐匠双手的手指在七个小圆孔上有节奏地开合,腮帮一鼓一瘪,收放自如,眯着眼,满脸涨得通红,吹奏出一曲曲或欢快或揪心的音符,让整个场景或氤氲在欢快喜悦或笼罩在悲哀肃穆的气氛中。打鼓手左手半抱着小鼓斜靠在大腿和腰间,右手挥起短小而结实的鼓槌在鼓面上依次灵动地翻飞,随着唢呐声高低急缓,那鼓声忽而如马蹄阵阵般急速,忽而如雨打飘窗般轻柔。打镲钹的人双手各扬起一扇镲钹,让两扇镲钹相互时而碰击、时而摩擦、时而分开。顷刻间,唢呐尖厉,鼓点深沉,镲钹雄壮,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时而平稳、时而躁动,时而紧张、时而轻松,时而悠缓、时而急追地合奏着,谁也不抢谁的先,各司其职,配合得滴水不漏。

伴着鼓点,很有节奏地夹杂着“当哐——当哐”的镲钹声,悠扬的唢呐声在村庄上空飘荡,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活力和生气。红喜事场中倒觉得欢畅过瘾,白喜事场中人们对生的怀念、对死的悲伤都从曲谱中流淌出来,整个村子弥漫着对逝者的怀念。这时的唢呐匠、鼓手、镲钹手均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氛围中,跟着自己的唢呐声、鼓点和镲钹声摇头晃脑、吸气耸肩、扬眉挑眼,高潮处甚至脚下也不闲着,使劲地踩着地面,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感情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整个唢呐团队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在火堆旁演奏完一曲,抽支烟,喝口酒,休息几分钟后,又接着演奏下一曲。唢呐并不好吹,要求唢呐匠有很大的肺活量。当地有句俗话“二胡全靠扭,唢呐全靠酒”,吹累了,就和围着火堆听唢呐的人划划拳,喝上几杯苞谷酒润润嗓子。但只能喝半斤,不能喝醉了,醉倒了就吹不动唢呐了。就这样,吹吹息息,息息吹吹,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去休息。

唢呐匠并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他们的演奏曲目,大多是根据乡村生活自编自创的乐曲,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叫“原生态”。而专业的五线谱等名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概念。每一次,在红白喜事场中,当唢呐匠或二胡匠演奏完一个曲谱,我都要请教他们,询问他们演奏的都是一些什么曲谱,叫什么名字,他们居然都说不出来。有的人说,他们只专注于父兄或师傅亲手相传的乐谱,或由那些世代流传已经磨得发亮的牛皮纸记载的乐谱,或口口相授,传给他们就是这样的节奏和旋律。一旦从嘴里哼出来,便深深记入耳朵,铭刻在脑海里,在以后的演奏中便运用自如了。

唢呐匠吹出的曲不止一种曲谱,且在红喜事和白喜事所吹奏的曲谱也是不一样的。红喜事的曲谱一般有《迎亲调》《娘裙带》《送亲调》《亲朋调》《迎客调》《欢喜调》等欢乐的小调曲子。这些曲谱演奏出来,大多欢快喜庆,能够在乡间村寨里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气氛。但在我的记忆中,后来在红喜事中,人们请唢呐匠的就逐渐少了,改请二胡匠了,俗称筒筒匠。白喜事的曲谱一般有《哭丧调》《隔离调》《报恩调》《怀念调》等忧伤的小调曲子。这些曲谱演奏出来,大多哀伤幽怨、凄恻感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进入21世纪以来,红喜事场中请唢呐匠吹奏的已经不多了,但白喜事场中请唢呐匠还是居多,应该说基本上都请的。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些东西了,如果不读书,年轻人都喜欢出去打工挣钱,很少有人喜欢干唢呐匠这一行。光阴荏苒,时过境迁,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我不会吹奏故乡的唢呐,但对故乡唢呐匠团队的那种默契,那种专注的神情,至今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也许这将成为我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


作者简介:符号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男,汉族,贵州水城南开人,民进会员,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员、六盘水文学院签约作家,六盘水市水城区文联主席。有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和评论散见《西部散文选刊》《贵州作家》《香港散文诗》《江西散文诗》《师范生周报》《中专生文苑》《贵州政协报》《贵州教育报》及中国作家网、民进中央网、贵州作家·微刊、文学贵州·微刊等。出版有书信体小说集《那些年的爱情》,中篇小说集《远逝的恋情》,散文集《乡土物语》《岁月笔记》。



(编辑审核:陈友云)



阅读414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