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其林 || 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十家简论

龙其林
2022-03-27
来源:《生态文化》2022年第1期



应《生态文化》杂志之约,现从中国当代生态散文作家中选择十位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简要评论,以使社会各界了解该领域的创作情况,推动生态散文及生态文化的发展。按照文学体裁来划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为常见的四种文体。本文所论之当代生态散文作家,既包括文艺性生态散文作家,也包括生态报告文学作家。因本人才识浅薄,所读有限,不免挂一漏万,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综合考虑作家们的生态散文创作历程、艺术性、思想力及其影响力,本人认为下面十位作家可代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创作的成就——


徐刚

徐刚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他出版于1987年的的报告文学作品《伐木者,醒来!》是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中国的《寂静的春天》。在《伐木者,醒来!》中,徐刚以悲愤难遏的笔调、田野考察的数据、中外对照的视野,描绘了中国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所付出的沉重的生态代价。随后徐刚陆续出版了《沉沦的国土》《江河并非万古流》《中国风沙线》《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守望家园》《国难》等报告文学作品,先后荣获中国图书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环境文学奖、第四届冰心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等。徐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数十年来坚持行走各地,深入了解自然生态,深刻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缺失,为中国散文创作开创了一方新的天地。


苇岸

苇岸1999年因病英年早逝,生前只出版了一部生态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去世后又出版了《太阳升起以后》和朋友根据其日记整理出版的散文集),但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界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苇岸生前居住在北京的城乡结合部,死后骨灰也伴着花瓣撒在了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他一直关注大地上的事情,将大地视为人类隐秘而内在的精神需要。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放蜂人》等从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入手,细腻地表现自然界的事物,以平等之心看待大地和一切生命,以此唤醒人类日渐麻木的心灵,在精神上重视自然、并与之建构起新的和谐关系。他的散文语言并非空洞、抽象的无机化语言, 而是洋溢着大地芳香、借助自然事物进入到自然、人类精神的深处。苇岸的生态散文重新恢复了语言的有机性,通过呈现出自然的本质力量,保持着人与自然的天然亲近。


三、张炜

对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炜而言,野地这个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张炜认为大地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的性质,人类应该懂得从土地上寻找智慧和灵感。在他看来,融入野地并不是一种虚指,而是要到真实的泥土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在《融入野地》《田野的故事》《你的树》《夜思》等作品中,对于野地的眷恋已经深深地嵌入张炜的血脉,他笔下的生命在大地之中永无休止地轮回,从而使之具有了永恒的意义。于张炜而言,野地不仅是安妥个人生命的所在,而且也是滋润艺术家灵感的圣地,他在与大自然保持密切联系的过程中从大地中汲取精神,使自己保持着一腔柔情和自由的情怀。


四、韩少功

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具有哲学思考深度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对人的存在处境进行发问。早在1999年,韩少功负责的《天涯》杂志就推出了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南山纪要》。韩少功生态散文集《山南水北》出版,引起了读书界的轰动。对于自然的体会和对大地的观察,成为贯穿于《山南水北》的主线。在韩少功看来,劳动于自然之中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作家观察大地、领悟自然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对人的精神健康有着隐秘的作用。韩少功重新过起了农业时代的日常生活,在对自然文化的体验中对现代文明与生态危机进行了反思,并以乡村隐居生活的实践证明了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可能性。韩少功对于原罪一词提出了新的理解,认为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命而造成的其它生命的丧失就是一种原罪。《山南水北》以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抵抗姿态,宣告了现代化神话的破产。


五、杨文丰

农业气象学专业出身的杨文丰,从2001年开始投身于生态散文的写作,陆续出版了散文集《自然笔记——科学伦理与文化沉思》《蝴蝶为什么这样美》《自然书》《病盆景——自然伦理与文学情怀》等,曾荣获老舍散文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散文选刊》华文最佳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等奖项,10余篇散文被选入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等大、中学教材。杨文丰的生态散文既彰显着科学散文的认识价值与科学精神,又洋溢着强烈的文学性。在他看来,对生态散文而言最重要的质地是能直面生态问题,感性、理性地表达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表现万物平等,强调人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须以谦卑和有担当的姿态,与万物“和美共处”。杨文丰的生态散文语言运用娴熟,文字节奏感强,色彩感鲜明,时有内涵隽永的金句、警句。杨文丰在生态散文写作中最大限度地扩充每一篇散文的容量,让其在不爆破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的容积,提升生态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六、李存葆

以中篇小说及其同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而闻名全国的李存葆,后来从事生态散文的写作,并以《绿色天书》《最后的野象谷》《大河遗梦》等散文集引起文坛广泛关注,其作品先后荣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等。李存葆的生态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色彩,敢于直面生态问题,揭露时代症候。他在散文中常选择当下突出的生态问题进行历史与现实地探究,又能在叙述过程中进行富于深度的哲理思索与艺术价值传达,实现了其生态散文思想与艺术上的平衡。李存葆在对生态问题进行散文观照时,留意发掘生态问题背后的社会语境与人性因素,努力思考生态问题背后的历史、文化、体制原因,具有宏大的写作视域。李存葆的创作实践再次证明,篇幅长、容量大、纪实性强的生态散文同样可以兼具思想力度和人文情怀。


七、李青松

李青松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生态文学写作,迄今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专著《开国林垦部长》《遥远的虎啸》《薇甘菊》《大地伦理》《一种精神》《万物笔记》《贡貂》《穿山甲》等,曾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评委奖等。他的作品关注现实,注重实地调查,在对祖国绿水青山的丈量中展现着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在他看来,生态文学关注的不是自然本身,也不是自然背景中的人,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物质、精神),另一方面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人在自然中的行为。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生态散文不仅揭露人对自然的破坏,而且还要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如《一种精神》《从大开发到大伐》等。他的作品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在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中探究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李青松的生态散文作品,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加以融会,在纪实性的书写中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血肉关联。


八、古岳

作为《青海日报》高级记者的古岳,长期以来关注社会发展与历史、环境的关系,他将记者的客观观察、真实报道与作家的忧患意识、研究者的科学精神熔铸于一身,成为一名写作题材独特、艺术气质鲜明的生态散文作家,曾获第五届“地球奖”、青海省文学艺术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古岳出版了《忧患江河源》《谁为人类忏悔》《写给三江源的情书》《冻土笔记——达森草原的前世今生》等生态散文集,他擅长在大量田野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类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历时性梳理来反映一个特定区域的生态变迁。古岳一直关注青藏高原和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通过作品反复表达一个观点:生态环境跟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人类都有关系。《谁为人类忏悔》是古岳最为重要的作品,这部散文集以藏传佛教信奉的“嗡嘛呢叭咪哞”信条为线索,系统地考察了西南地区的自然生态历史和现状,用宗教情怀与生态意识激活人们的不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九、李娟

李娟是一位汉族作家,长期的新疆生活赋予了其散文写作以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异质性文化体验。李娟的散文将目光投向了新疆的大地、动植物、荒漠、风沙、风俗,表现了西部自然环境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变迁,传达了对于不断消逝的农业文明时代的叹惋。李娟先后出版了《冬牧场》《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等系列散文集,她聚焦于新疆广袤而静默的大地,通过对这一地区民众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描写,审视了现代文明嵌入大地后自然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李娟的笔下,边疆的生活充满着勃勃生机,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洋溢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坚忍意识。李娟的文字纯净朴素,情感蕴藉,充满了对于生存本相的探询。李娟的散文对于边疆地区的环境有较多书写,这既是她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传达,同时也是对于多样性的地域文化及民众生活技艺的保存,这种书写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具有特殊的价值。


十、周晓枫

周晓枫的散文写作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她在对自然景物与动物的书写中,发现了隐藏于其中的人与生命、自然的情感关联,在优雅而沉静的文字中叙述着生命的独特体验与斑驳的文化知识。周晓枫出版了《上帝的隐语》《鸟群》《斑纹》《收藏》《巨鲸歌唱》《河山》等散文集,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朱自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她的不少散文以动物为题材,在对自然细腻的描写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传达出万物平等的道德关怀。在作品中,周晓枫将自己作为动物为其代言,以此反思人类行为对于动物的杀戮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在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散文中,她突破了单一的写景叙事抒情模式,而代之以思考、议论、联想,以便敞开思想,贴近自然。周晓枫在散文中追求艺术表现的各种可能,不断实践各种写作方式,对散文、小说、诗歌的文体界限进行突破,文体考究,语言绵密,建构起一个具有个性色彩的生态散文领地。


作者简介:

龙其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转型期中国文化与文学等。


(编辑:余洪梅   审核:吴洛)

阅读730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