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舟||全国文明村镇——谷中村

赵开舟
2020-03-23
来源:西南文学网


贵阳市花溪区马铃布依族苗族乡谷中村位于马铃乡的中部,原为谷增村和中寨村合并而成,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花溪城区32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占54%的民族村寨,全村辖21个村民组,722户2486人,其中少数民族338户,1230人。有耕地面积2612.2亩(其中田881.63亩,土1730.57亩),林地面积18058亩。平均海拔1240米,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50天。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辣椒等蔬菜、种植土烟、养殖家禽家畜和外出务工。有山坡、山林2万多亩,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集山、水、林、地、石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貌、民族风情、人文故事、特色民居等人文景观为一体,恰似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一、谷中村优越的环境

山多林宽。全村山坡山林面积达2万多亩,山坡植被良好、森林面积较宽,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是天然的山体公园和森林公园。通过封山育林、改良劣林,大力发展桂花、樱花、香樟、银杏、杨梅、红豆杉、青岩油杉等绿化苗木,即可变“山林无收”为“以林增收”;同时,利用山林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环境优美。全村21个自然村寨均坐落在山林之中,山林密布、生态优良,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景点丰富、景观独特,可以说谷中村家家住在公园里、户户融入大自然,形成人与山石、与树木、与花鸟、与自然和谐共处。特别是盐井,据说是明朝建文皇帝曾在这里居住过、有动人传说的故事、中寨、石头山、马鬃岭等村寨,房在山中、人在林中、鸟在空中,犹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独特的人文景观。山区群众吃苦耐劳,手艺精湛,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风俗习惯保存良好。盐井、旧院、后坝、中寨等布依村寨靠水而居,这儿的布依族在“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走亲访友、聚会对歌;马鬃岭、马鞍山、云上、老鹰岩等苗族村寨,靠山而居,“四月八”、“跳花节”身穿盛装、举办节日活动。

二、成效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

   近年来谷中村始终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人员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安排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了创建工作有规划,党政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和提升。

(二)做好发展规划,明晰发展思路

谷中村按照省、市、区、乡相关领导对谷中村进行调研后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拟定了“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即蔬菜(豇豆)种植产业、冷水养殖产业、乡村旅游服务业、苗圃种植产业、豆腐加工业、养老服务业”。并明确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结合“7+2”同心扶贫工作和“百企帮村”平台,制定了谷中村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拟定了扶贫工作计划,创建5户农家乐示范户。

(三)抓好经济,促进发展

谷中村地处马铃乡规划建设的“一带、一园、三区、四基地”的产业带上,是蔬菜产业带所覆盖的范围,是休闲度假旅游区、和苗圃基地的所在地。在推进扶贫开发,建设同步小康的背景下,依托生态优势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发展“四大产业”(即蔬菜、苗圃、豆腐加工、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的新谷中村。

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强化产业带动。依托沿河两岸的土地资源,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村架材类蔬菜(主要是豇豆、棒豆)种植面积已达500亩,每年农户在蔬菜种植方面的收入占到全年收入的60%以上。二是强化项目带动。2015年,谷中村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方式,流转农户土地400亩,引进种植大户建成标准化辣椒种植基地2个。农户流转土地后不仅每年可以获得每亩1000的租金,还占有股分和参与管理工作。

发展冷水养殖,带动乡村旅游。村内依托清澈无污染的水资源,于2002年起发展起以中华鲟、金鳟、三纹鱼为主要品牌的冷水鱼养殖场1个,养殖水面2亩。现已发展成集养殖、特色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业,并受到游客们的欢迎,带动了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强化扶贫开发,开展扶贫攻坚。从2012年全乡实施“减贫摘帽”工作以来,通过实施项目扶贫、产业扶贫措施,实现了全村人口脱贫致富。当前,为积极做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谷中村正在按照工作的安排部署,有序进行认定和建档立卡工作。同时按照同步小康建设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分类采取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信息扶贫等措施,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实施“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改善村寨基础设施。2011年以来,谷中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相继完成了盐井组“一事一议”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争取又在盐井组实施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内容函盖文化广场、村寨整治等工程。实现了沿线村容村貌的改善,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实施项目带动,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谷中村制定了两个计划,一是立足生态环境,建设老年公寓,发展养老产业。二是发展苗圃产业,提升林业绿化,服务城市建设。

(四)讲求实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谷中村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把群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等的系列评创活动,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村共制作宣传牌25块,在全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村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组织建设也直接反映了文明村建设的成果,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谷中村始终把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及文件精神等。

    (五)抓好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针对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问题,通过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从严格会议纪律着手,按时召开相关会议。

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新建完成村党务、村务公开栏,做到常规性事务长期公开,特殊性内容专题公开,切实维护群众对村务党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进村级民主自治建设,促进党务村务公开透明。

规范村两委的日常行为。村党支部在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村两委干部周一例会制度、常态坐班服务制度、签到签退制度、日常值班制度、村综合楼卫生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严明纪律,改进作风,切实从实际行动上让村“两委”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规范发展党员程序。村党支部按照《发展党员实施细则》,认真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和党员的发展工作。

    通过文明村建设,该村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各级有关单位和广大村民的肯定和认可,2017年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光荣称号。

三、疫情衰退,脱贫攻坚奔小康。

2018年、2019年在脱贫攻坚前进的道路上,谷中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全村人均收入已达 13000     元以上,2019年年末,突遇新冠状病毒在全国蔓延扩散,为防控病疫,该村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设卡、设哨、广泛宣传,测检、登记、入户清查,督办,成立便民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做了许多工作。

当疫情衰退,他们除了做好防疫安全,积极复工复产,战春耕。3月下旬后,谷中村新寨坝区,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项目建设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安装大棚设施,为四月份的千亩蔬菜种植做好准备。据了解,谷中村以推进500亩以上种植坝区建设为切入点,15天内便完成坝区红线内960亩土地流转。由于疫情发生后的原因,不少村民放弃了外出打工,主动参与坝区建设,做到防疫复工两不误,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心愿。

谷中村副主任邓安友说:我们今年都忙着防疫这块工作,所以去年外出打工的农户,今年都没出去,全部在这个坝区务工,争创经济大发展,速奔脱贫攻坚致富路、、、、、、、。

谷中村谷增组村民曹伍美说:现在做大棚,每天有100多元收入,离家近,大家都愿在蔬菜大棚坝区务工,挣钱致富,家门口找钱走新路,太好了。

谷中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战2020同步达小康,他们正在抓紧农民就业,大棚复工生产,高标准蔬菜坝区种植、水稻种植、三农发展、果蔬药材栽培。按照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的要求的农业格局,大步朝前走,今年力争加速率先迈向脱贫攻坚致富新台阶。


5.png

疫情衰退后谷中新寨坝区安装蔬莱大棚

走进谷中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幽静的河流,沿河而行,不时能看到修建在路边和河边的休闲长廊,干净

整洁的乡村小道和别具一格的农家小院,让人感觉来到了想要来到的度假村。


6.png

2017年分别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卫生村和文明村镇


作者:赵开舟  中共花溪区委宣传部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872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