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家鲁迅到学者鲁迅

2019-04-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一提及“鲁迅”这个名字,很多读者的第一印象大多是“伟大的文学家”,而看看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评价,对鲁迅的认识也都是“伟大的文学家”、然后是“伟大的革命家”以及“五四文学革命的旗手”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从上世纪之鲁迅研究早期开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鲁迅的文学成就,是其创作中所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刻性和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远见卓识,例如其概括的“精神胜利法”和“立人”思想等等,而较为忽视鲁迅的学术研究成就。即便有关于鲁迅学术思想的研究,也大多从属于其文学成就研究——或者以此说明鲁迅做出伟大文学成就的原因,或者以此说明鲁迅的思想深刻与其学识渊博之关系。

  诚然,鲁迅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一直占据领袖地位,但他的学术研究同样有开创性贡献,为何他在学术上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评价?相对于其伟大文学家的身份,在面对大众的宣传方面,“学者”鲁迅的形象为何被有意无意忽略了?相比起赋予鲁迅的那些辉煌称号,其实一个“学术大师”的称呼没有多少分量。那么,是否相比其辉煌的文学创作成就,鲁迅的学术研究确实水平较低?或者水平很高但影响很小?如果读了刘克敌的《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我相信很多读者会有新的认识。事实上,鲁迅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长期以来所承载的很多政治文化象征意义早已超过文学与学术自身,致使很多学者在提及鲁迅的学术观点时会呈现出两种表面看截然相反其实又有内在一致性的现象,即一味过于夸大的赞美与发自内心的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所谓“思想退隐,学术上升”的文化现象,出现了“国学热”和“文化大师热”,陈寅恪、冯友兰、梁漱溟等一批学术大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学术界尤其是现代文学研究界也随之开始关注作为“学者”的鲁迅形象。不过,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更有直接效用的事物,至于真正的学术研究,似乎离一般读者越来越远,作为学术大师的鲁迅自然也更难为一般读者了解。面对当前的这种功利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刘克敌先生这部《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无疑是一股“格格不入”的清流,多少显示了一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毫无疑问,“清点、整理、发掘和重新解读鲁迅这一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也已成为振兴中国文化、建构与完善现代学术体系的当务之急”。

  该书作者把“鲁迅定位为20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师,认为他的学术成就及其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观念的形成及其转型的影响仅次于他的文学创作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作者认为鲁迅“在其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以自己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和富有开创性的学术思想和观念,对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的建构和转型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我们重新“发掘”作为“学术大师”的鲁迅。

  该书认为,如果要实事求是评价和确立鲁迅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独特价值,至少要认真考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鲁迅与传统国学以及与同时代学术大师之间的关系。作为“章门弟子”而主要从事新文学创作,鲁迅不是唯一成就最大的一个,至少周作人的成就也并不逊色。但鲁迅却是在精神气质和治学的深层理念方面承继并发扬光大章太炎治学特色最杰出者,无论是其文学史研究还是对汉字源流的考察,都明显带有章太炎治学风格的痕迹。至于其对魏晋文学及文人风貌的考察,更是和章太炎一脉相承且又有发展深化。陈平原等人在考察20世纪中国学术之建立过程中明确以章太炎和胡适为中心,当然不错,但对于鲁迅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影响的评价似乎还是分量不够。此外与鲁迅同时代学者又是如何评价鲁迅,鲁迅又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些都是鲁迅与中国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全面阐释鲁迅的学术道路和学术理念对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的影响。应该关注鲁迅的学术研究是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展开,鲁迅对外来和传统学术资源又是如何借鉴吸收和改造,并如何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对此学术界似乎仍有不同看法)。其实,鲁迅在其中国文学史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概念和基本的框架设计、文学类型划分甚至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及考证方法等等,都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影响十分巨大和深远,其研究确实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价值,仅此就足以使“学者鲁迅”的形象得以确立。此外还应分析鲁迅的学术道路选择怎样影响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之建构以及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同时注意将鲁迅同胡适、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顾颉刚、郑振铎等学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显示出鲁迅独特的学术研究方式和学术精神对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建构的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出现了一批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个领域都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级人物,而鲁迅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通过研究“学者鲁迅”形象如何被“文学家鲁迅”形象遮蔽、如何近年来又由模糊变为清晰,鲁迅的治学如何与其创作互相影响并相辅相成,并进而举一反三对其他更多个案进行研究,这些都是现代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至于鲁迅的学术研究因其辉煌的文学成就以及其他因素长期受到遮蔽和忽视,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第三是探讨20世纪中国“鲁迅学”的兴起对现代中国学术的影响,总结鲁迅学术思想对21世纪中国学术建设的意义。一方面,鲁迅独特的治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从中外学术资源中汲取精华的过程值得研究,并要置于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建构的宏观背景下进行梳理,更要建立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之上。还要对鲁迅的从教历史和执教特色给予关注,对鲁迅的文学创作从学术层面上给予观照(例如对《故事新编》这样的小说创作,不能仅从文学角度论述,更要从学术角度分析),这其中也包括对鲁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美术思想等方面的观照;另一方面,“鲁迅学”是20世纪中国学术的制高点,也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一面镜子。从鲁迅的学术地位之变化以及在全部鲁迅研究中所占地位可以反思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繁荣中国学术研究提供借鉴。在这方面,将中国古代文学及语言研究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以及更为专业的鲁迅研究界对于鲁迅研究中一些关键节点和有关学术观点的认识进行多方位的比较,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刘克敌不仅善于从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高度审视鲁迅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而且能够在研究方法上推陈出新。作者“借用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注意从文人之日常生活角度、从日常生活如何影响文人之治学和创作的角度,来重新评估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价值”,也是颇具新意。同时在材料运用方面,作者花费大量精力,从鲁迅日记、同时代人回忆、书信和年谱等材料中,找到很多鲁迅论述学术问题的第一手或间接论据,说明鲁迅不仅注意到日常生活对创作的影响,他自身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诗意的思考,也对他的文学和学术创作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总之,该书从近年来学术界有关鲁迅研究动向的转变和热点切入,对于鲁迅在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应有地位进行了深入阐释。读罢该书,我们相信,不再依靠其辉煌文学创作成就的“学者鲁迅”形象,正凭借其学术成果和学术研究特色,在真正专业的学术眼光注视下,接受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严格评判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这也就是确认了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开创性和独特地位。该书在论述鲁迅学术思想以及和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关系等方面做出的可喜探索,值得重视。 (魏丽敏)


阅读182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