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流逝,我站在了中间位置,一头是我养我的父亲,一头是幼小的儿子,这角色的转换,让我对父爱有无比深刻却又截然不同的理解。
小时候,我认为父亲如超人般无所不能。家里的条件虽不是很好,但印象中父亲从未让我们饿着,尤其是喜爱的水果,记得到了夏季,他总是大袋大袋的水果提回家,面带微笑却有些许疲惫。那时的芒果甜得像蜜,那一刻我知道父亲的爱就像可口的芒果。它需经风雨阳光,方能饱满香甜,父爱也是如此。
父亲从不表达爱,可他却把爱藏在所有的行动里。每到农忙时节,他从地到田总是干到晚,满身污泥。到了晚上一边辅导我写作业,而还要批改孩子们的作业,那认真的态度,直到我们睡熟后还在为第二天的课堂备课,至今刻在我心里。小时候不像现在能买各种玩具,都是父亲亲手制作的,每次玩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拥有一个超人爸爸。在我的成长路上,父亲就是如此做他能做的一切,为我遮风避雨。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儿子。当我第一次抱他在怀里时,看着他那些皱巴而稚嫩的小脸,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愫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懂了。从此我要为他遮风避雨。儿子上幼儿园后,有一次拿回评价后,并没有他所谓的“满分”,看他一路得不开心很沮丧,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没考好时,父亲的话语和安慰。于是,我并没有任何的要求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就像父亲当年对我那样。看着孩子逐渐舒展的笑容,我明白了这就是传承。父爱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为了能给他更好的条件,我像父亲当年一样拼命,经常加班到深夜,只想有个好结果,每当松懈时,想着他能有比我小时候更好的环境与条件时,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就只是希望他在将来残酷的竞争年代,能有更多的选择。
如今,我的父亲也老了。自己也有了白发,每次看着父亲逐渐的衰老样子,心中满是太多的无奈。就像小时候他照顾我一样,我也开始照顾他,陪着他去看医院,时常为地做做饭,听他讲我的小时候趣事。我知道,这是我作为儿子应尽义务和责任。
在这生命的轮回中,我是儿子,感受着父亲那深沉如大山的爱,我也是父亲,把同样的爱传递给儿子,这份爱,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无味,只会在传承中愈发醇厚如娟娟细流、永不间断,生生不息。
(廖雄,六盘水市钟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钟山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爱好书法和读书写作,文字散见于《西南文学网》《顶端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