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十年“六马”,见证城市与梦想共奔跑

王美琳;编辑:钟新
2025-08-02
来源:西南文学网

摄影:郭君海

在时间长河中,十年不过是短暂一瞬,却足以让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让一个梦想绽放绚烂之花。六盘水马拉松,这一诞生于2013年的体育盛事,在过去十年里,从萌芽到蓬勃,从本土走向国际,成为了六盘水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也成为无数跑者梦想起航与追逐的地方,承载着我满满的回忆与感动。

犹记2013年首届“六马”,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夏天。彼时的我,怀着对跑步的热爱和对挑战的向往,站在了这场比赛的起点。发令枪响,一万多名跑者如潮水般涌出,我夹杂其中,内心满是紧张与兴奋。那时的赛道两旁,观众或许还不算多,但他们的加油声却格外响亮,每一声呐喊都仿佛在为我们注入力量。我还记得,当我艰难跑过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旁的赛道时,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那一刻,我真正领略到了“中国凉都”的魅力。虽然那次比赛我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六马”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的种子。

此后的每一年,“六马”都在不断成长和蜕变,而我也从未缺席。第二届赛事升级为中国马拉松银牌赛事,比赛线路的调整,让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六盘水的城市风光与自然美景;第三届赛事规模扩大到10万人,参赛运动员达到2.2万人,各种特色项目和配套活动,让“六马”不再只是一场简单的跑步比赛,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狂欢节;再到后来,“六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田联铜标赛事、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等荣誉接踵而至,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和马拉松爱好者齐聚六盘水,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的热情与魅力。

十年间,我亲眼见证了“六马”对六盘水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改变。曾经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六盘水,通过“六马”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了它“中国凉都”的独特气候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马拉松赛道串联起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梅花山旅游景区等,形成了一条美丽的“绿色经济走廊”。曾经被煤灰笼罩的天空,如今变得湛蓝如洗,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高位,六盘水成功实现了从“江南煤都”到“生态绿都”的华丽转身。

而“六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次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更是一段段珍贵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情谊。在每年的“六马”赛场上,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跑友,我们一起在赛道上挥洒汗水,一起分享跑步的快乐与艰辛。我们因为“六马”相聚,又因为共同的热爱成为了朋友。每一年的“六马”,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老友重逢的盛会,是一次对梦想和坚持的致敬。

今年,第十届“六马”以更加盛大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从“一日竞赛”升级为“半月狂欢”的“赛事变赛季”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这场体育文化盛宴中来。备战阶段的各种趣味活动,让大家提前感受到了“六马”的氛围;比赛日当天,3.2万名跑者在雨中激情开跑,那场面震撼人心。虽然天空不作美,但雨水并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反而让这场比赛更加难忘。赛道两旁,热情的观众撑着伞为我们加油助威,志愿者们在雨中坚守岗位,为我们提供贴心的服务。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六盘水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包容。

十年“六马”,是六盘水城市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无数跑者逐梦前行的见证。它让我明白,只要坚持梦想,不断努力,就一定能跨越重重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我相信“六马”会继续陪伴着这座城市和无数跑者,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奔跑,续写更多精彩的篇章 。



【作者简介】

徐琳,曾用名王美琳,白族,籍贯贵州纳雍,生于2007年1月12日,毕业于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共青团员,自幼爱好文学、舞蹈。一年级时参加“第二届贵州省人口-人才-素质高峰论坛——第四届贵州省中小学生作文写作创新大赛教学研究活动”,经过亲身体验后写出的《妈妈的怀抱》一文经过评审组按全省统一标准评选,荣获一年级组二等奖。2025年4月,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其参赛作品《感受汉字的魅力》获中国赛区全国三等奖。


阅读2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