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细雨清明归乡路

巴人
2025-04-11
来源:西南文学网

漂泊多年,归乡的脚步日益疏落。生活的缝隙被琐碎填满,唯有思念在寂静时刻肆意疯长。

细雨如丝,在天地间织就一张温柔的网。我再度伫立在家乡的田埂之上。春寒恰似母亲的手,轻柔地抚过我的鬓角,将那些沉睡的记忆一一唤醒。

我点燃三炷香和两支蜡烛。当它们燃起,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在雨幕中蜿蜒游走,优雅地掠过油菜花田。在那翻涌的金色花浪间,我仿佛看到母亲的身影,正弯腰在自家小菜园里采摘蔬菜。她的蓝布衫兜满了阳光。

远处,布谷鸟的啼鸣传来,惊飞了坟头的几缕纸灰。在父亲的墓碑前,纸灰簌簌飘落,仿佛时光也在簌簌作响。我躬身三拜,额头触碰到微凉的地面,恍惚间,仿佛回到小时候骑坐在父亲肩头的时光。那时的黄昏总是格外漫长,而我总爱趴在堂屋的门槛上,等待父亲从山那边的夕阳余晖中归来。

春水漫过青石板桥,带着落花流向远方。刹那间,我领悟到生死竟是这般自然 —— 就如同老屋后面的苦楝树,年年落叶,却又年年抽枝发芽。父亲留下的烟斗仍在旧屋的一角,落了薄薄一层灰。每次擦拭它,我总觉得指尖还残留着烟叶的余温。原来,思念从未褪色,只是被光阴蒙上了一层薄霜。

暮色渐浓,邻家的炊烟袅袅升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蹒跚地走过田埂,竹篮里盛满了新采的艾草。她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与石碑上的刻字重叠在一起。这一幕骤然让我眼眶发热:原来生命真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就像此刻我掌心的温度,也曾在母亲的掌心跳动过。而我们的思念,也会如同田埂上的野艾草,在每一个清明时节,悄然萌发出新的绿意。

清明时节,春水回暖,归途之中,我路过溪边,水面上漂着几瓣樱花。我蹲下身,看着它们打着旋儿流向远方。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淡紫色的雾霭之中,宛如一幅尚未干透的水墨画。突然,我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活着就要像溪水,该流淌时就流淌,该停歇时就停歇。” 此时此刻,满眼的新绿与灿黄,都成了生死的注脚:新芽破土是新生,落花成冢是告别,世间万物在此刻达成了微妙的和解。

清明时节,万物都显得清瘦,却也正因如此而愈发通透。

细雨依旧斜斜地飘落,打湿了我的衣襟。我深知父母早已化作春泥,滋养着这片他们眷恋的土地。就像老屋后面的蒲公英,风一吹,便将思念播撒到更远的地方。而我,终将带着这些细碎的温暖,继续在这人世间,认真地生活下去。


作者简介:巴人,自由撰稿人,现居四川。


(编辑审核:任朝政)


阅读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