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春盎土坪

张泉
2025-04-05
来源:西南文学网


黄处是派去土坪镇驻村干部,回省城每与大家小聚,常吹牛说土坪风物怎样怎样的好那山,那水,那不曾经见到过的,都犹胜桃花源。逗得大家心痒痒的于是调侃道:看来我们得去你那里拍几张照打个卡才行哟。

三月,春意已浓,惠风和畅。江跃华老师打电话相约,说黄处邀请大家去正安踏青,你们心心念念的土坪梦能圆了。然后转达主人盛情,讲集中出发的时间地点。电话未挂断,他倒先大笑起来欢喜之情从电话那头感染这头。



乘坐高铁或是自驾经高速到正安都是一样方便快捷的。于是,我们一行人中省散文学会的伍会长和淇遇等几人坐高铁。我则与秦老,江老及任、黄二位美女作家驱车前往。

贵州的天气有点象小户人家的菜饭,冷了,热一热。热了,凉一凉。前几天还阳光明媚,正是踏春赏早樱,赏玉兰的好天气。出行时,忽然又降温了,让人措手不及搞不懂要穿单衣还是要穿棉衣。虽然云雾厚重,少了阳光直射,但一路上远山如黛,梨花白,桃花红,樱花粉的景色目不暇接地掠过车窗,让人感受浓浓的春气息。   



贵州人都知道正安有两样好东西,一是吉它,是白茶。

果然,到了黄处驻村所在地,稍事休息,便直奔一个叫水口寺的白茶种植基地。

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千百年来就不仅仅只消渴解燥那简单而已。与中式美学,禅宗文化,儒家思想融汇之后成了精神寄托之物。种茶之地缘,陆羽一句南方有嘉木,基本上就把好茶的产地划了一个圈。

正安白茶之名久传广播,倍受追捧,单是其地理位置就得天独厚,仅以土坪镇为例,东经北纬,海拔高度,日照时间,无霜期,降雨量等等非人力可控的条件就是老天赏了茶产业这口饭。



步入茶园,青草挂露润温鞋面,泥坎上茶的叶片与衣服摩娑作响,茶园依山就势而种,茶树排排列列,一道一道围着山形,化为丝滑的流线,延绵到远处,便与远处的雾岚融成一幅淡淡的水墨。

白茶的采摘期很短,大概一个月吧。很多茶农们趁着清明之前尽量采摘更多的茶青,或许这也是白茶珍稀的原因之一。

这个茶基地是一个村的农户们以家庭责任地为资产入股的合作社,通过统一调配资源,科学布局,严守种植和制茶工艺流程,农户分工合作。最后通过电商,外贸订单和大平台交易走进千家万户。这种合作社模式大大提升个体家庭经营的能力和收入,听闻茶农介绍这样运作以后,人均增收了3000多元。



茶农们在园中,多数是女子采摘,男子收集搬运,几个少年也借周末放假来摘茶,在茶垄之间熟练的指掐腕翻,不像几个青涩学生,倒像几个老师

在茶园中同行的文友见眼前景,听农户语,便对黄处以前回贵阳时吹牛的话相信了几分,开心地去体验化身采茶女的快乐。与春天相遇,与茶相遇,何其风雅。

正安白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也是贵州的一张名片。与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一起成贵州老乡的伴手礼和桌上必放的日常品。   



土坪镇有溪流名林溪,溪清水缓,夹岸茂林。溪畔有古寺名龙塘寺。

寺在深山,山门前古木参天。拾级而上,见寺庙虽残破而神韵犹在。

这是一座始建于清康熙中晚的古刹,为二进四合院。

有冲天牌坊、山门、灵官殿、钟鼓楼、玉皇阁、配殿、大雄宝殿等,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大雄宝殿五间间,有二十余米宽,进深不大仅仅一间、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依稀旧模样。寺门背面上方挂有一块匾,上书尊师重教,落款为一九八九年教师节。当时我还疑惑,这是佛门,难道也拜孔圣人吗?同行的龚老师老家便旁边村子,解释道这里曾经被当作村级小学办过教育,他自己就在这院子里读了几年书。中庭有个石板围砌的池子,原先泉水由此出,供给寺庙中日常饮用。后来门外发现泉水另有出口,便封了这里,由另一处取水。寺庙残破,有二三个老人义务性管理寺庙,无非扫扫卫生,给危险的地方挂千警示标识,提醒进出的人。有一个法名照了的中年僧人住在这里,因香火不旺,他淡淡而言自己也打算走了



我拍了几张照算是到过此地打过卡,心中暗忖:山中无闲草,山中亦无闲事。所谓修行,不止是一念的觉悟,更是日常的身体力行。那些茶,那些茶人,此时不也正是在修行吗?道是:

烟岚凝翠锁重山,梵磬沉幽入端。

点点覆颓壁,钟鼎蒙蚀旧颜。

袖翩飞茶沁,银耀日笑欢。

晨钟暮鼓声远,雨韵琴音垄上

竹篓满筐春芽嫩,茶农细紫云巅

修行岂青灯下,快意人生双手间。


下得来,回望远山,山峦蒙蒙处透出一缕霞光,照在远处那些采茶人身上。

这山,这水,这茶,这......这里的风物原来果真黄处吹牛的好多了!



【作者简介】张泉,字涤之,70后。贵州毕节人,现供职贵阳某区县,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好诗喜文,擅书法,通摄影。有诗文作品散见报刊。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21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