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风||人到三十五

莫清风
2025-03-31
来源:西南文学网


静听窗外雨声淅淅,人到中年的心事一下子涌了出来。如同这雨水滴答,道不尽成年人的心酸与泪水。

是该写一写中年人的一些感悟了,毕竟自己也即将踏入了这个行列。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经步入三十五岁的年纪,很多时候开始出现力不从心或是身心俱疲的感觉。身上的重担一点点压在身上、肩上,就像无形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照顾家庭、推进事业、经营婚姻、追求爱情,以及努力保持向往美好生活的那一点点兴趣爱好,都在逐渐消磨我们的精力,最后我们不得不舍弃所谓的兴趣爱好,把身体掏空、把精力用尽,只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维系婚姻,尽可能地顾及家庭。

三十五岁,在近百年的人生旅程中,已经占去了三分之一。在三十五岁的年纪,不上不下,刚好卡在了人生的最关键期。突破三十五,就是真正奔四的人了。青春不再,激情热血亦不在,身体也逐渐呈现了病态。事业上,晋升提拔都卡在了三十五岁以下,你能够上前一步人生就是坦途,上不去就只能听天由命,安分守己;家庭中,你是顶天立地的顶梁柱、脊梁骨,是妻子的港湾,是孩子的英雄,是人生的榜样,无论你在外面如何委屈、流泪,回到家里面对父母、妻儿,你必须坚强;为了家庭生活开销、为了凑够孩子学杂费,为了能够哄得妻儿高兴,你不得不省吃俭用,尽力省下那挤公交、坐地铁的几元钱,不得不啃啃馒头、煮碗清水面条,又与卖菜的老太太斤斤计较。衣服也买少了,或者就去拼多多选了又选,挑了又挑,只有那些最便宜又好看的才能入你的法眼。

以前学生的时候,我们有钱没钱总是张口就问父母要钱,出手还阔绰大方,买件衣服、请同学吃饭喝酒,一个星期就花掉几百元;为了点兴趣爱好又去报学习班、买相机,到处旅游打卡;吃饭通常吃十几元的粉或面,还加鸡蛋,或者炒几十元的小炒,甚至吃上百块的火锅。总认为那些钱值得炫耀、挥霍,现在才明白,花掉、挥霍的是父亲母亲沉甸甸的爱。

工作后,自己挣的每一分钱,用起来才会心疼。毕竟那是磨破手把皮,流血流汗,靠着努力换回来的。每月刚刚发了那薄得可怜的工资,还没捂热,除去家庭生活开销、孩子学杂费、车险、人险、上月欠款、水电费、电话费、车油费,以及自己的生活费,能够剩下一些就是万幸。生不起病、吃不起酒席、参加不了聚会,一旦发生,就是变故就是透支,这逐渐成为了生活常态。如此恶性循环,我们为此奔波着,有时候感觉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命运之手在抽打着我们。

我们不敢想象那些农民工、那些劳苦大众,他们为那绵薄的工资,承受着怎样的苦难。我能够感受到烈日下焦黑的皮肤,冬天皴裂的双手,他们扎进工地,又埋进泥土,或许他们也在深夜奔波,黎明前出发。月光照亮的背影是他们的一种伟大,那些脚步应该在土地上、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这些人组成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中年人早已没有太多的欲望和退路,满身疲惫,只为回到家看到父母妻儿温暖的笑。家,这是他最后的依靠。

长大后,我们成为了父亲、母亲,同样扮演着这个难以让人理解的角色,青丝换白发,紧跟他们的步伐,完成人生使命,然后逐渐老去。

雨水滴答,不小心飘进窗户,却也让我更加理解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面对父母,我们却无言以对,无以报答;更加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更加理解父母不易与伟大,中年人困境中的艰难。

谨以此文致敬父母的中年,致敬中年的我们奋斗依旧、拼搏依旧。


作者简介:莫朝县,笔名,莫清风,苗族,90后,贵州独山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黔南州作家协会会员,独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文学网现代诗编辑,主编《草风文学》,执行主编独山县作家文化阵地《毋敛夜读》。2020年出版个人诗集《草风》。诗观:诗写人生,风景无限!爱好文学、摄影、运动等。


(编辑审核:陈友云)






阅读2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