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魏||对凉都地域文化的热情书写与赞美—简评《大美凉都·六盘水地域文化散文选本》

韩魏;编辑:钟新
2025-03-29
来源:西南文学网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群怀着炽热情怀的六盘水当代作家们倾听着时代发展的怦然心跳,一篇篇讴歌家乡、探寻地方文化、蕴含历史喟叹、闪烁阳光雨露的佳作纷纷呈现,汇聚成《大美凉都-六盘水地域文化散文选本》一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主编王华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此书不仅是六盘水地方文学实力的精彩呈现,也是六盘水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更是六盘水地域散文的一次集中耀世,必将在当代文坛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记。

文字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记录方式,始终担负着为时代赋能、为社会发展鼓与呼的重要使命。六盘水这片土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盘县大洞人”“水城人”“桃花洞人”古人类文化遗址,以及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六盘水当代作家们用炙热的情怀,为足下这块热土写就了一篇篇精彩篇章。《大美凉都》分为“画廊六枝”“金彩盘州”“康养水城”“魅力钟山”四个篇章,选编了30多位六盘水本土散文创作者的地域文化散文60多篇。涵盖了全市各地一批老、中、青文学创作者的地域文化散文代表作品,以及广大文学新人作品,体现了图书主编的开放、包容之胸怀。

《大美凉都》的作家们从六盘水历史文化入手,以家乡风物为背景,热情讴歌时代、讴歌家乡,呈现出作者们的拳拳之心,浓浓的乡情,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六盘水地域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六枝是夜郎文化的发祥地,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两千年前的古夜郎国。在这里,侧耳静听,似乎还能听到汉使的马蹄声,古老的夜郎文化神秘而悠远,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正如作家吴学良在散文《祖根.家园》中所写:“牂牁江畔有古夜郎,古木城变成郎岱厅”的声音在时远时近,断断续续地随风传来,祖根啊,你就这样在家园的大地上迎风而长。”古韵的美也正如他在《古镇风色》中所写:“古镇是扇面上的一幅水墨丹青,青瓦、白壁、马头墙投射出的淡雅韵味,让我在流连里不忍离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大军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他们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凉都的宝贵财富。作家傅柏林在《藏在大山深处的官寨镇》中写到:“凉都六盘水关寨站是一个有着故事的车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寨,因隧道口上方嵌刻着“关寨站”而名噪一时。”

盘州境内山峦起伏,拥有高耸雄奇的丹霞山,红色的砂岩在岁月的雕琢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孤峰耸立,丹崖赤壁,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作家卓美在《丹霞山记》中曾写:“天色方明,万象初洗。眼下,山下,零零散散的村舍火柴盒一般。蜿蜒的公路,像一根浅灰色的细棉线拎着“火柴盒”。在无数墨绿的群山之间,有轻纱一样的雾向上飘来,向我的脸飘过来。我没有去抓那些轻薄的纱,徒劳的事还是少做为好。”

作家施昱在散文《银杏花开》一文中写到:“桥下溪水,映照斑斓世界。深蓝天宇下,银杏互映,像童话的世界。此时,一群无视客旅的鹅群,在飞鸟的翼动里,嘎和鸣,从水中扑腾起来,扇动羽翼,翅膀上的水珠,有序滴落,珍珠般的帘,勾起联想,这种自由,可是银杏灵魂在飞舞?”作家伍明秋在《心灵上的山寨》里这样写陆家寨:“每当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陆家寨人的生活可谓是五彩缤纷:长桌宴上喝酒划拳,欢声笑语,古榕树下的“八音坐唱”、布依盘歌此起彼伏,男人吹奏唢呐,女人翩翩起舞……这样的民俗文化温暖人心,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还有许雯丽、郭灵莉、唐宗舜、马鹏、黄树生、胡光贤等的文章从各个角度诠释了六盘水人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大美凉都”也在作家们的诠释与描绘下闪烁着愈加夺目的光芒。

人的一生中,最熟悉、最难忘的地方莫过于家乡故土。就像主编王华所说的那样:“行走在凉都这片热土上,作家们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去记录岁月的沉淀,字里行间感恩地域文化的孕育与滋养,用独特的眼界去观量,用心去创作,热情书写家乡。”正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伍秋明在阅读分享中所说的那样:“《大美凉都》是一本展示中国凉都六盘水的地域文化的散文集,从中可以感受到六盘水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显著的城乡巨变,还有风物、乡愁 ……作者将自己对故土的无限热爱散文化地体现在文字中,给读者描绘出一幅迷人的中国凉都地域文化画卷。”

《大美凉都》为凉都做了生动的注解,探寻凉都文脉,传承凉都文明,诉说凉都故事,一本《大美凉都》,让您阅悟一座城市的千千往事,感受一座城市的律律脉动。《大美凉都》带着我们再次体验凉都历史文化,回首故乡家园,不断唤起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如展开了一次归家之旅。



【作者简介】

韩魏,系盘州市第一小学德育工作负责人、省级骨干教师、贵州省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阅读1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