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革||共筑网络文明 点亮数字未来

陈永革
2025-01-14
来源:西南文学网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日常社交、信息获取,到工作学习、商业贸易,网络的触角无所不及。然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随之滋生,这让网络文明建设成为当下亟待关注与推进的重要议题。

网络暴力是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典型代表。一些人躲在匿名的“马甲”背后,肆意发表攻击性言论,对他人进行辱骂、诋毁。明星艺人因一点小事被网友们在评论区“口诛笔伐”,甚至牵连家人;普通人也可能因为在网上分享的某个观点、某段经历,而遭受铺天盖地的恶意。这种暴力不仅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还可能影响其现实生活,导致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有的受害者甚至因此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虚假信息的泛滥同样令人堪忧。为了博眼球、赚流量,部分自媒体编造、传播毫无根据的谣言。从养生保健的伪科学,到引发社会恐慌的突发事件不实报道,虚假信息如“病毒”般在网络扩散。人们在海量信息中难辨真伪,往往会因轻信谣言而做出错误决策,浪费时间、精力乃至金钱。例如,一些网传的“特效抗癌秘方”让患者放弃正规治疗,贻误病情,令人痛心疾首。

网络低俗内容也在不断侵蚀着网络空间。低俗的图片、视频、文字充斥在某些角落,打着擦边球吸引流量。这类内容不仅违背公序良俗,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尤其巨大。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接触低俗内容容易使其道德观念扭曲,沉迷其中还会荒废学业,影响未来发展。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平台责无旁贷。社交媒体、资讯网站等网络平台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利用人工智能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过滤不良信息。对于违规账号,要有严厉的封禁措施,提高其违规成本。同时,平台要积极传播正能量,设置优质内容推荐专区,让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脱颖而出。

广大网民也需提升自身素质。在发言之前多思考,秉持理性、客观的态度,不盲目跟风,不情绪化宣泄。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观点,做到文明上网、友善交流。家长和学校更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助力社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审核:陈友云)



阅读1922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