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 月24日下午3时26分,我正聚精会神地与友人探讨黄光兴先生转给我的其胞兄遗著书稿,北京挚友周君来电:今日上午8时12分,我国著名清史大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这位一生修史的98岁老人,不再修史,他融入了历史!
惊闻戴逸先生逝世噩耗那一刻,我脑海马上浮现著述等身平易近人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先生形象,眼睛顿时变得模糊起来。记得戴逸先生给很多人讲过他心里常想起的一个传说故事——干将、莫邪夫妇俩想炼一对锋利的宝剑,但总炼不好。最终,夫妇俩跳进火炉,以身铸成宝剑!
戴逸先生说的这个故事,数年前生命已化作一缕云烟的光忠先生,仿佛如此,弥留之际还放不下当日他用尽气力口述的诗作是否合拍押韵。
烟花三月,春色葱茏。
我一边品茗侄女蒙阿妹昨日开采纯手工炒制的都匀毛尖茶核心产区的团山毛尖,一边继续品读光忠先生洋洋洒洒50余万字的作品。
光忠先生非常勤奋,退休后笔耕不辍,每天都有诗文词赋问世,他的作品取材广泛,亲人、朋友、故旧、同学、师生,幼年、童年、少年、中年、老年,修身、养性、养生、怡情,子女、兄弟、妯娌、父母,家事、国事、天下事,人生际遇、社会变迁,春花秋月、山水田园,真善美、假丑恶,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达官贵人、贩夫走卒等等,无不是他吟咏创作的题材和对象。
2019年7月3日,他随团台湾旅游回来,感慨万千,口占一首,直抒胸臆:
破天首次台湾游,百年沧桑浮心头。纪念馆前吊国父,总统府旁费逗留。日月潭畔思过往,阿里山上民俗悠。高雄大港老兵泪,空余遗恨白云愁。海峡两岸齐声唤,一统河山共千秋。
从台湾旅游归来次日,他送母亲去医院理疗,望着病床上的慈母,回想起母亲一生操劳,育儿抚女,经营出了一个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子女成才的幸福大家庭,而今垂垂老矣,想着想着,一首《咏慈母》心中生起:
三从四德高风行,贤淑谦恭睦乡邻。育儿抚女心血尽,兴家创业肝胆倾。利人克己传佳话,吃劳耐劳标美名。晚年身体虽染恙,悉心疗理享太平。
2019年9月15日,他观看胞弟光兴的画展,有感而发:
酷爱书画古今稀,勤奋刻苦天不欺。戎马疆场从未辍,转业地方难舍弃。展示佳品数百幅,中华功勋貌神奇。精心修练成正果,世人叹服笑扬眉。
仅过两天,就是1982年与他一起从农村考取工作成为乡干部的挚友蒙秉富,于2019年9月18日在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任上病世一周年忌日。挚友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他举笔成诗,一挥而就《悼故人》:
呼兄之声响耳鬓,举纪岁月留余音。山河依旧巍峨在,人世蹉跎难觅寻。忽闻悲讯来桑梓,惊沱痛哉揪吾心。聪慧儿郎继壮志,又观艳阳满乾坤。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与时代的关系密不可分。时代创造人物,给人提供活动的舞台,人的思想在时代的发展中成长,因而体现个人思想的文学作品一般都反映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执行时代的要求,解决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退休后的光忠先生,思考和写作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他晚年相继创作的十首律诗《示儿女》,我们且看其二、其三、其五、其六:
(其二)
吟经诵典莫匆忙,尔曹读罢细思量。为泥可当陶砖瓦,
是材应能作栋梁。但得此身终有用,苟存杂念必迷航。人生价值非天赐,一心为民定辉煌。
(其三)
任重道远不徬徨,光荣传统望发扬。心系人民甘奉献,不争名到乃堂堂。漫吹皂泡终何用,要学螺钉永闪光。昔子雷锋能伟大,一生行迹出平常。
(其五)
入职谋事道行深,慧眼识才慎用人。肩挑重担应全力,日理繁机定细心。处事公正严品格,立身廉洁德秀馨。若遇困境低迷处,诵读毛著指航程。
(其六)
学无止境勇追求,山外青山楼外楼。不弃涓流成大海,拒融时雨只荒丘。霜侵寒夜沉沉笔,露润春晨朗朗喉。春播夏忙终有获,秋拾冬藏一并收。
细细品味他的《示儿女》诗作,不由不让人想起广为流传的“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楹联。这副楹联悬挂于河南省内乡县三省堂前,乃清代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意思是说,为官者吃的穿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当官的不能倚杖权势而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得到一任的官职,不能自视高贵荣耀,为国为民即使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什么耻辱事,不要说地方官没多大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这副对联语言朴实,感人肺腑,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百姓,以百姓为天,爱民如身;下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自己,以勤政为己任,造福一方。这种时时应为百姓谋利益的民本思想,非常难能可贵。
他写给儿女的系列《示儿女》诗作,警示儿女们一定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自由账,真正让廉政廉洁入脑入心,千万不要违纪违法。
古往今来,故乡一直是作家的诗和远方。关于故乡,我们且看他的《老家行》:
离车徒步进茂光,心旷神怡看故乡。碧水涓流苗吐秀,青山静卧果飘香。金黄稻谷铺田垄,空山原野歌声扬。朗朗书声出农舍,楼房大院乐安康。
同样还是书写故乡,半年后的2020年1月5日,他的《七律·农村即景》又是一番风景:
夕阳余辉映晚霞,村头树上落归鸦。春风拂面扑花雨,暮霭朦胧露月牙。女挑箩筐吆群鸭,男牵牛犊赶猪娃。山歌劲唱勤耕乐,汗水换来幸福家。
写退休的自己,且看他的《晚年自慰》:
(一)
年轮六秩志弥坚,伏案潜心耕砚田。对韵求工函授院,词诗入格自攻关。挥毫点划怡情趣,泼墨涂鸦乐浩然。盛世讴歌扬国粹,宏图再展奋余年。
(二)
老夫聊发少年狂,敢有豪情对夕阳。两鬓凝霜心尚健,四肢虽笨性犹刚。韶华易逝行无悔,诗绩难偿意未央。好景万千吟不足,尽狗风月入奚囊。
(三)
花甲三年谁说老,身心健美志犹豪。苦吟诗韵精神在,运动唯求寿命高。饭食无贪严定量,起居有律少操劳。群书为友茶为伴,寡欲忘忧百病消。
(四)
坎坷人生岁月稠,每遇知音泪欲流。往事追怀疑隔世,新愁撩起怕搔头。名声早与秋花落,夙愿已同夏雨收。旧句拈来聊自慰,韶华再不恨悠悠。
他的作品内容题材广泛,如同江湖传奇,没有剧本,却处处都是实况直播。他的坚韧和冷静,勤奋与执着,让退休的他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能够从容应对。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他认识到诗和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他在创作日记中写下他的收获:诗分格律诗,自由诗,打游诗等。格律诗讲究的是平仄韵律,要求押韵。词有词牌名,如满江红、沁园春、卜算子、忆秦娥等,每个词牌名都有不同的格式,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字数。各个词牌名要按照不同的格式填上你想抒发的内容,叫填词不叫写词。
因为认真思考和实践,无论是现代诗,律诗、绝句,还是格式要求甚高的各种词牌的词,他创作得心应手,佳作频出。
他的诗,恰如他的眼睛,明亮而有神,透露出丰富的生命力和智慧;他的词,宛若他的为人,温暖而真诚,散发出岁月沉淀的成熟魅力。
同样还是以退休为题材,且看他2019年10月6日填的《水调歌头·退休感怀》:
不觉人生路,甲子转从头,行程到此回首,感慨寄同俦。
休叹坎坷曲折,不计些须恩怨,无意说沉浮。愚直凭肝胆,疾恶迅如仇。
儿时梦,少年志,壮年忧。老来伏枥,何人能挽水东流!不羡烟云逐客,自慰清风两袖,甘作老黄牛。日暮阳光远,跬步莫停留。
读光忠先生的《临江仙·冬夜闲吟 》:
旧梦皆随秋去也,唯余几叠云笺。莫名心绪总回旋。墨痕怀过往,眸底映流年。
吟尽烟月多少事,共谁相忆从前?残灯照影两无言,北风瑟瑟过。留我一窗寒。
读罢此词,令我油然记起苏轼的《点绛唇·闲倚胡床》。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秋,苏轼与好友袁毂、刘季孙一同登山玩水,赋诗唱和,写下这阙《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这首词最有名的是那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突现了苏轼那种身心幽闲、旷然天真、潇洒自然的风姿。也将人生最安静,最孤独的状态呈现了出来。黄词与苏词相距931年,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光忠先生的作品诗意如茶,文学的世界和现实的社会暗通款曲,严谨认真的文学创作与敦厚谦卑的做人境界相得益彰。在他的笔下,家乡壮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底蕴、以及那些淳朴的民风民俗,都让人流连忘返。欣赏他的作品,收获他人生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人生心得,这种诗意之美,成了读者心目中永远的白月光。
光忠先生几年前驾鹤西去,作为一位业余作家,他几十年来无间断的写作,工作之余竟整出洋洋洒洒三部共近80万字的作品,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议!他就像一束薪火,不断燃烧自己,我想,这才是他一直出产作品的原因所在吧!
执意结集出版胞兄遗著的光兴先生退休也有数年,趁着尚有精力,他将精力放在集结成书出版,以此作为对胞兄情谊的纪念和见证。
语言是人类的交通工具!
我粗浅认为,无论何种叙事方式的文学作品,并非总是有用或者直接有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斯人远去,相信总是有一定社会价值,乃至文以化人的功效的!
那难忘的岁月,仿佛无言之美!
我相信,文学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茫茫人海,我们无一不是行者,借用诗人冯至先生的诗作尾:
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作者简介:蒙泽敏,中国作协会员、国内知名实力作家、黔南州文联主席。
(编辑审核:陈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