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应邀为莫若忠先生由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悠悠长河》作序,我如是客观评价:“《悠悠长河》首开我国最小基层组织——自然寨寨志之先河,全书既是对一个具体社会单元的全方位叙述和记录,同时也包含了具体基层传统社会一个特定区域的文化体系,记录下了支配那个区域社会生态、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因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从乡村社会学角度上看,该书无疑是一部全面反映黔南布依族地区乡土人文科学的百科全书;从文章内容而言,又不失为一部长篇纪实散文,是作者一生经历中镌刻下的一个脚印,这个脚印记录的是作者家乡的过往史实风尘漫忆,令人久久回味。”
时隔十年,今天摆在我案头的若忠先生《子夜长歌》纪实散文书稿,既是跨越时空的回响,又是聆听时代的印记,创作时间跨度从1993年至2023年,长达整整三十年。这部文集,依旧是读者熟悉的莫氏风格,内容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呈现社会真实;少了曾经的几许诗情,几许浪漫;平添了几许追忆,几许遗憾。
1958年出生于独山县下司区坝佑布依山寨一个穷苦人家的若忠先生,天生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的作品,文字明快简洁,内容贴近生活,他潜心创作,只想充分利用更加完美的理想之笔,填补生活中的种种失落。
心中有天地,笔下写乾坤。
他的万字长文《子夜长歌》,将人性的善与恶,在看似平实的文字中渐进并行呈现,实则力透纸背,满目含悲,泣血控诉那个时代扭曲的人性,竭力为当年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自己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呐喊!
2024年3月27日晚上10时许,我正阅读此文之际,室外天气突然变得极度反常,雷鸣电闪,冰雹倾盆,狂风肆掠,大地颤抖,极为骇人,苍天似乎在为当年作者的不幸鸣不平!
咆哮着的狂风骤雨似乎要撕裂苍茫大地,无情的冰雹噼里啪啦地袭击世间万物。我端起茶杯,啜饮几口茶香馥郁的明前毛尖,从窗户边转回椅子坐定,思绪超然物外,仍被作者悲情的文字牵引,继续往下阅读沉重如铅的篇章——
历史往往会被人为地选择利用,父亲带领解放军征粮登记财产的那段经历和后来参加民办教师教书育人的经历没人提及,倒是被骗参加几天的伪培训成了一生的历史污点,没完没了的追查、坦白交待和批判,更成了寨子上一些“政治人物”公泄私愤、派别争斗捞起政治资本而无情打击的对象。
只要有新的政治运动,工作队进来,“政治挂帅”,首先要在大队、生产队开批判斗争会,父亲也免不了被拿去“交待问题”。父亲会编些农用篾器,又以“搞单干副业”为由随时整治,寨子上其他也编篾器的人没有一人受过丝毫伤害。那年月“砍资本主义尾巴”是大会小会的必须话题,时任支书别出心裁地组建“民兵小分队”,在通往麻尾、六寨集市的路上设卡,明里是专抓搞“单干副业、投机倒把”的人,实则企图连人带“赃”地把我和父亲抓个正着。每抓着寨上其他人,就变着形式放行,要是抓着我或父亲,游街示众,给予精神和人格尊严摧残是少不了的。我们也和小分队们打起游击,每一次去赶场都选择在前半夜小分队未出动前出发,父亲每次都拿起草萝或扦担护送我到十七八里之外,天亮后他割得牛草回家,而我也离集市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行动使小分队每次都以扑空告终。小分队们一次又一次易地设卡,我和父亲也一次又一次躲过他们的伏击,跳出他们的魔掌。在那个残酷的年代,父亲白天劳动,晚上开会要完工分后才摸进屋后的山洞里点起油灯,编织竹器偷着拿到市场出售买点粮食维持生计。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十三、四岁的我割柴割草烧炭,和嫡亲叔叔爬火车到广西环江一个叫长排的集市买粮食救济家人,和寨上的长辈们徒步30多公里到广西月里一个叫上镐寨子所辖叫“冗鹅”的山湾独户人家借包谷(秋收归还大米)度春荒,又做过“元田化”建设工地的食堂会计兼炊事员,等等。
人需朝前走,苦才往后退。
现实中遇上的多少意难平,都沉淀着自己的人生经历,都沉淀着自己世事洞察。正是青少年时代经历了这些磨难,过惯了穷苦落魄的日子,若忠先生至今仍秉持谦卑低调节俭持家的生活作风。诚如作者所言,本文“记录那段最艰难、最黑暗和最无助的时光,而在黑暗和无助境遇下又有一种不竭的渴望和追求,不时拨动那颗即将沉沦的灵魂,隐隐奏动藏匿心中无言的歌,一首张力浑厚的生命长歌。”
纵观古今,上等人不会去捧人,也不会去踩人;中等人是人捧人,下等人是人踩人。当你接触的人越多,你就会发现越高端越有教养的人,大都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抱团发展,因为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季羡林先生说过一句话:“你要相信,坏人是不会变好的,因为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坏。”修养越低人品越差之徒,越是喜欢嫉妒诋毁,甚至整人害人,因为他不好过,他就不想让别人好过!
芸芸众生,皆为浮尘。
若忠先生的不少篇章,记录的是现实中的人和事,写的可谓恰逢其时。其清新练达的文笔,对丑恶现象的鞭挞,对道德操守的崇尚,对公平正义的倡导,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直击当下人们浮躁而脆弱的内心,令人在困境与迷茫中信守向上的希望和期盼!
阳光总在风雨后,艰苦的岁月铸就丰富的人生!若忠先生的很多作品都是亲身经历,叙述二十世纪八、九年代改革初期基层乡镇的那些人,那些事。沐浴改革的春风,在希望的田野上,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都洋溢着乐观的革命主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奉献不是空话套话假话,我们且欣赏《甲里往事》,看他娓娓道来:
那年秋天,县、区向乡里下死任务,一定要在国庆节前完成全年的粮食入仓任务,向国庆40周年献礼。那时,完成粮食入仓和计划生育四术指标是一年最重要的工作。我挂驻的村有一个最边远的村民组几年没有干部进去过,更不说一、二把手,村干部对我说:“莫书记,我们村的一个组已有好几年没交公余粮了,组长是‘快刀削不倒把’,我们村干部是‘牛尾巴刷牛不疼’,是不是您去一趟吧?”村干部为难的语气中让人觉得有一种奇妙的东西需要沟通,可能是以往我们当干部的和他们接触少,他们有种被冷落或边缘化的感觉。于是我带着一名干部,披着秋天的晚霞,踏着秋露,爬山涉水10多里,晚上九点钟到了那个很难有干部去过的边远山寨。
组长大概知道我要去,他煮了一锅菜豆腐,炒得通红的回锅肉铺在面上等着。到了,组长说:“书记,你是十几年中唯一一个到我们组来的最高领导,一般的干部也有好多年没来了,我晓得你是为公余粮来的,只要您在这痛痛快快地喝几碗酒,歇一晚,其他事我去办!”他叫来几个骨干陪我吃饭,交待他们把我们“招呼好”(灌醉的意思),他开群众会去了。
组长的话让我瞬间明白了什么,看来今晚这餐晚饭的意义不同一般。
我和几个“招呼”我吃饭的骨干叨着酒席间的“行话”,那根从楼上直通席间的、手指粗的酒管三下两下又把桌上的酒碗灌满,斗酒互不相让,一碗再一碗地喝着、闹着,谁也记不着到什么时分,只是一声声鸡鸣提示我已是深夜时分,昏醉的朦胧中看见那几个年轻人无一说话,狼狈不堪的醉相原原本本的裸示,我也昏醉难撑,懵然的意识中感觉到有人扶着去睡了。
人生就像一场戏,你以为自己在走寻常路,殊不知某个“打破常规”的转折,可能早已埋下了伏笔。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二早起来已是九点多钟,组长煮好稀饭要来酸菜等着我,我正要问他昨晚开会落实如何,他说:“国税皇粮谁敢少啊!只是我们这里坡坎大,又远,你们干部不来,群众无意中拖了,这回你来了,这点面子群众还是给你的,今天一定要交完。”我不信,坚持要去各户看看再回来吃稀饭,当我走出组长家的门,看见对面山腰的那条小路上,几十个挑着粮食的大叔大爷,大嫂大婶们正在往山外行进,我的心再一次醉了。
行文至此,我就想到了西安交通大学老校长王树国先生关于“志气、骨气和底气”的一段话。王树国先生是我毕生敬重和礼赞的楷模,是我行事做人的榜样。2021年7月3日,在西安交大2021年毕业典礼上,王校长就志气、骨气和底气,谈了自己的体会。王校长说,何为志气?志气来源于情怀,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志气。志气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志气是贡献,是脚踏实地,为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骨气是什么?骨气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谈及底气,王树国校长说,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都是有贡献的人,都是有作为的人。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哪怕他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员、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农民,只要他有理想、信念、追求,他在岗位所作的贡献一定是大贡献。
若忠先生的作品和他的人品追求是一致的:追求真,歌颂善,呈现美;抗拒假,斗争恶,暴露丑。这些作品跨度30年,所叙述的和关切的大都是民众心声,时代故事,家国情怀,等等。
我们看他散文《真情回归》笔下的水族村落:
寨子虽小却美丽如画。那条流淌了千百年的小河和不知转动多少年月长满青苔的水车,以及从寨中传来的悠扬悦耳的铜鼓声,仿佛看见水族同胞从生生不息的久远历史中走来,带着她古老精深、神奇诱人的文化韵味深深扎根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村前夹岸垂柳,竹影婆婆,鱼欢鸟跃;屋后参天古树下的梨树、桃树、杏树……一排排,一簇簇。
2003年他抽调在水族地区工作期间,适逢水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端,好客的水族同胞盛情邀请他到家过节,平生第一次体味到这种习俗的深邃和独特。他记录下的水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端文字,可以说是一场生动的水族文化实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过端的早上,家家堂前摆放一张四方桌,占上供放有菜包鱼,鱼煮酸汤菜,糯米饭和烟叶、土酒等等。在这繁多的美食佳肴中无不融入水族人民对大自然深深眷恋和对风调雨顺的企盼。吃端从早上开始到中午“开端”前全是素食,先是你到我家再到他家一家一家地转着吃。不管来多少人,男女老幼,走一家吃一家,席间还不时地敲动铜鼓,祥和的气氛弥漫乡间村落。
在边远贫穷的水族山寨开展“非典”工作的那些日子,憨厚朴实的水族同胞把他当作亲人一样同甘共苦,令他百感交集: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布依山寨走出,又在布依族乡间从事农村工作,是人民群众博大的情怀给我支持和帮助,才有了我事业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我感谢人民给我厚爱和在我际遇惝然的时候给我土地对种子一般的温暖和呵护,我更感谢水族同胞,是他们又一次给了我真情,给了我力量和信念,去追赶生命夕阳中的那道奇伟。
他对家人对朋友真诚友善的品性,几乎全部融入他呕心沥血的文字倾诉中。他一次一次想彻底休息不写了,却一次又一次抵不住创作的诱惑而食言,退休后,几乎每天起床洗漱结束,又习惯性地回到那张上世纪八十年代结婚时岳父亲自打制作为女儿嫁妆的书桌前。他在写作上投入的全部热情、精力和自己毕生的知识积累,也许正是其实现人生理想的另一种寄托吧。
君子坦荡荡,其心仁爱,其性温润,其学博约,其德高尚,而际遇则多舛。我现在已过知天命之年,长大的路上,我一直想做一位执笔为剑的侠士,写平凡,写路人,嫉恶扬善,书写正气。再长大的路上,发现自己亦是个路人,生活灼灼;亦遭遇过坏人陷害,工作不易!古往今来,邪不压正,天不藏奸,真诚感恩组织及时为忠良正名清白,关爱有加!阅读此书,真的似登高望远,亦如自己粪土当年,亦如雄姿英发,亦如心怀万千!正是多舛的缺憾,成就了君子的悲性和高尚,释放了直抵人心的道德力量,绽出久违的信仰之光!
我沉浸在他辛勤创作的美丽文字世界里。
作为大山的儿子,若忠先生经常到山中漫步,与自然对话。山林间的鸟鸣,溪流中的细语,似乎都在向他诉说着生命的智慧。他位于盛世风景七楼的家中阳台上,摆放着他从大山深处捡来的各种奇枝异石,也养着几盆从山上采来的野花野草,长势旺盛,每有朋友造访,他都会围转着逐一介绍他们的来历,久久乐在其中,真一老玩童也!
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2013年创作的动画片《起风了》有句著名的台词: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作者简介:蒙泽敏,中国作协会员、国内知名实力作家、黔南州文联主席。
(编辑审核:陈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