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西北王的布衣将军冯玉祥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被蒋介石就地免职后,冯玉祥将军不计个人得失,为了民族生存,国家复兴仍然奔走于鄂、豫、湘、黔、川等省,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深入边穷贫困地区了解民间疾苦,为民请命,为老百姓鼓与呼。
冯将军由重庆出发,渡过赤水河,骑着马,带着几个随从沿着盐马古道去大定和毕节城。从普宜走到长岩进入果邦时,遇到瓢儿井街上的熊麻二带着一帮土匪,横刀拦路,要收买路钱。随从人员喊话说:“这是西北王,冯玉祥将军,要去大定和毕节公干,请各位好汉让开路,借道一行。”熊麻二听不懂北方官话,只回答说:“老子不管哪个遇墙過水还是遇到鬼的,遇到我熊麻二都要留下买路钱。不然的话,老子的刀是要吃人肉的。”几个随从人员都是冯玉祥在军中挑选出来的年轻能干的小伙子,个个是身怀绝技,武功了得。要说解决熊麻二这几个土包子,那是绰绰有余。但冯玉祥将军挥手制止,吩咐手下人不要惹事,快把钱给土匪,趁天时还早,赶路要紧,一切到了大定县和毕节地区行署以后再说。冯玉祥将军虽然下野了,但他在军队和民众中声望很高,尤其是他的抗日主张并身体力行,深得各界称颂,因此,不管他走到那里,都受到当地军政要员的尊重和欢迎。
第二天,冯玉祥将军从大定县来到毕节地区行署,对前来迎接的毕节地区行暑专员廖兴叙说:“听说此地山高坡陡,洞穴密布,匪患猖厥,你们地方军警清剿了吗?”廖专员马上立正报告:“经过多次清剿,黔西北一带匪患已除,地方治安较好。”将军又问道:“匪患已除?那昨天我们在瓢儿井果邦路上過到的是什么人?”廖兴叙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回答。还是冯将军随从人员把昨天土匪拦劫,收买路钱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廖专员才愰然大悟,答道:“行署正准备调集兵力,彻底清除以戛那沟为重点的毕节地区匪患。请冯将军放心,三月内必剿灭剩余土匪,还地方一隅平安。”冯玉祥冷笑一声,说道:“那我走后就等待你的消息,如若三个月后还听说有土匪扰民,我自会电告贵州省行政长官,你就地辞职。”廖兴叙马上答道:“是,一定如期剿灭顽匪,届时电告冯将军。”
冯王祥信奉基督教,用手在胸前划个十字,嘴里念道:“阿——门!”
冯玉祥将军走后,廖专员会同宋马刀调集近三千军警,展开声势浩大的剿匪。宋马刀负责水城、黔西、平远一带清剿工作。廖专员负责以戛那沟为中心的大定、毕节、金沙的剿匪事宜。廖专员带兵来到嘎那沟,将指挥部设在田坝场,周围所有乡镇的保安队、保警队、盐防军和地方部队都归他统一指挥。他派兵把许家寨和岩鹰洞全部包围起来,进出戛那沟的大小道路设卡布哨,沟里的各寨子之间实行人员流动通行证,把整个戛那沟围得铁桶一般,雀儿飞过都要分清是公是母。
许家寨的许文彪在廖专员大部队未到之前就得到消息,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不但平时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上到毕节下到四川古蔺、泸州等百里之地,都是他的觅食范围。而且就在前几天,本地有名的梅秀才只因才智清高,独往独来,在背后说了他几句不当的话,他就派人到下寨简糟沟埋伏下。中午时分,梅秀才骑着马,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低声朗颂着:“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诗经》前几句还没背诵完,马踏水过沟时,路边树丛中砰的一声枪响,秀才从马上跌到河水里,扑扑扑的挣扎几下,沉到河底,河水顿时一片殷红。可怜一生饱读诗书,出口成章的梅秀才顿时毙命。
梅秀才真名叫:梅德富,是周围唯一的前清秀才。他曾为大小龙潭、马过河到一碗水的地理环境写下一幅流传较广的楹联:
独猪拱箐抢过二龙潭;
群马过河争吃一碗水。
他还编写一本地名地理的民间小唱本,记得其中几句:
鸭子塘,乱石包,仙鹅抱蛋两边抄。头戴铜铃狮子山,一碗清水舀不干。二龙潭下马过河,两架碾子角对角。转弯转拐五龙寨,五条青龙顺沟来。翻过石板戛那沟,年年剿匪何时休……
梅秀才被土匪枪杀这件事在周围激起民愤,都说许文彪罪该万死!
想起自已过去的种种劣迹,许文彪不寒而栗。这次剿匪行动主要冲着他和王老八来的。怎么办?他想了好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溜之大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嘛,躲过这一劫再说。于是,他把手下的群匪分散回家,该种地的回家种地,说放牛的上山放牛,回去照常做自己的庄稼话路。自己带着几个心腹之人,白天不敢走大路,夜晚摸黑从山林中逃之夭夭,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许家寨两百多户人家都姓许,和许文彪是同宗同祖从四川迁徙到瓢儿井,再由瓢儿井搬过来的。许家寨的人平时除了做些庄稼活,多数时间是当土匪,或者帮匪背货,很少有规规矩矩的庄稼人。而今见到大军压境,他们把刀枪藏起来,摇身一变,成了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背的背,桃的挑,扛着锄头牵着牛,各人埋头在地里做活路,剿匪的军警进入寨子,看到的全是衣着破烂的庄稼人,那有土匪的影子。只有许文彪原来住过的一座大碉和两座小碉楼,里面垃圾遍地,苍蝇嗡嗡嗡乱飞,臭气熏天,无从下手。但是许文彪从那里得到廖专员要来剿匪的消息?廖专员思来想去,分明是内部有奸细,他命令手下人严查。最后查出是战前参加开会的两个乡长,慑于许文彪的淫威,又知道历来官家剿匪都是虚张声势走过场。最后土匪还是土匪,官家还是官家,是兵是匪到头来遭殃的都是老百姓。所以就卖个人情,就把消息透露给许文彪,让他快跑,因此,官兵未到许文彪就捲起金银钿软跑了。这里的乡长、保长和甲长平时靠收捐派税,从中抽取提成。在土匪和官家之间两头讨好,两头奔忙,官匪一家,也想从中捞些好处。因此,这一带一直流传这样的顺口溜:乡长一罐油,保长啃骨头,甲长是个追山狗,老白姓才是挨头。
廖专员得知乡长泄秘通匪的情况后,立即抓来两个通匪的乡长,召开大会,就地枪决,把头悬挂在树上三天三夜,以示警戒。并通告整个毕节地区,悬赏捉拿逃匪许文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件事促使当地一大批乡、保、甲长不但有所的收敛,而且他们积极动员周边老百姓给军警带路、烧水、做饭,为当前的剿匪营造了较好的氛围。岩鹰洞的大老者王老八没有跑,一是得到消息较晚,想跑也来不及了;二是岩鹰洞有天险可守,易守难攻。他深思熟虑之后,把上岩鹰洞的道路用石头堵死,在岩洞下面的路上布下铁刺和竹尖桩。准备了大量的滚木擂石、石灰和两尊土炮等,要固守岩鹰洞,静观时变。廖兴叙带着大部队安营扎寨后,找不到许文彪就组织强攻岩鹰洞。但洞中的土匪居高临下,撒下白雾沉沉的石灰,辣得士兵们睁不开眼,无法打枪。又在土匪的土炮和滚木擂石从上往下的打击下,士兵们连流带爬地被打退回来。反复冲击几次都没有得手,反而死伤十多个士兵。于是,廖专员用仅有的两门八二迫击炮,一门六零炮对着洞口猛轰,但岩鹰洞的地形奇特,上面岩顶石向外拱出,几乎掩盖住洞口的三分之二,炮弹打到岩顶石头上,垂直落下沟脚爆炸,根本打不进洞里去。况且洞口又垒起一丈多高,三尺多厚的石墙,只留出两个射击孔,炮弹打在石墙上,只是炸出团团白灰色的印痕,对洞中土匪没有用。
岩鹰洞里还出一个奇人。此人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奇人。李奇人家住对门坡寨子里,从小父母双亡,是伯父带大的孤儿。七八岁就开始帮伯父家人放牛放羊。因为牛羊放在山坡上吃草时会走散分开,要收拢回家时,跑上跑的追撵太累,他就右手甩石头拦截住。他从早到晚天天甩石头拦牛羊,每天要甩上百个石头,十多年间,练就一手甩石头的绝活。为了准确地辩认牛羊,他给每头牛羊都起了名号,如:大盘角、短尾巴、二球蛋、小卵子等。同时,牛羊吃草时,他站在山坡上,拯直身体,凝神屏气,眼珠子在眼眶里左旋三十六圈,然后,两眼集中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五丈开外的树尖数木叶片,直到数准数看清为止。接着再用右手甩石头去打树尖上的木叶。年复一年,久而久之,他练就一双鹰眼和甩石头的硬功夫。只要犀利的双眼一瞄,右手飞石出去准确击中目标。他放了十几年的牛羊从没有丢失过一只,只要一抬眼就知道哪只牛或羊叫那样名字,在那里。收拢时,那只羊跑远了,他只要喊一声羊的名号,羊就会回头张望并转回羊群中,如果羊不听话乱跑,他边扬手一石,羊就乖乖地给拦回来。李奇人个头不高,身体精瘦,双目如电。长时间一个人在山上放牛羊,很少与人说话,因此,不差言谈,问一句答一句,无人问时,一天说不上三句话,整天闷声不语。奇的是两只手臂不一样。右手长期用力甩石头,长得粗壮结实,肌肉成块,青筋暴露,手指又长又粗又有力。左手则与常人一般,无明显特征。全寨人都知道他甩的石头又远又准,说打鼻子不会打到眼睛。十三岁那年一天中午,他跟伯父因些小事赌气,就跑到房子前面的山包包上坐着不放牛,也不吃饭。伯父全家坐在屋里照吃照喝,假装不理他。他看了实在气不过,捡起块小石头,扬手甩出去,石头飞进窗户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伯父手上端着的碗里,把碗打碎掉在地上。伯父顿时吓了一大跳,慌忙跑来又赔礼又道歉,才把他哄回去吃饭,从此不敢再惹他。长大之后,他不但能甩石头打静物,而且练就甩石头打迅速移动的飞禽走兽的本领。他在上山放牛羊时,经常甩石头打飞鸟,打跑兔和野鸡等,每天回家都不空手,在当地成了奇人。有一次他因一时大意失火烧了伯父家的房子,急情之下,自己跑到戛那沟加入了岩鹰洞土匪。王老八正是利用他的这手绝活,让他到岩鹰洞顶上,给他捡一堆大小差不多的石头,让他甩石头专打官兵指挥官和枪手、旗手。一次官兵把军旗插在石缝中,人躲在石头下,他扬手飞石,准确地把旗杆打断,军旗随之掉下来,吓得掌旗兵半天说不出话来,指挥官也一头钻进石头下,他的飞石比冷枪还要厉害。在官兵几轮的攻击中,他连甩出二三十个石头,个个不空,打得官兵躲在岩石后面不敢抬头。虽然官兵几次用机关枪对他进行扫射,但他动作迅速,甩完石头立即蹲下躲在石堆后面,只听到嗖嗖嗖的子弹从头上飞过,自己毫无损伤。最后,廖专员给宋马刀发出急电,要求他选派军中最优秀的狙击手,速来戛那沟协助剿匪。宋马刀接到电报后,立即选派两名最好的狙击手来到戛那沟,晚上天黑时就埋伏在在岩鹰洞对面山上守侯,第二天早上趁李奇人爬上岩头刚站起身来,拣起石头选择目标,准备向山下的官兵甩石头时,对面山头上的两名狙击手同时瞄准李奇人,双枪齐射,砰砰两声枪响,李奇人一个倒栽桩从岩头上摔下来,在空中旋转几圈落地死了。只可惜了那十多年练就的百发百中的甩石功夫。廖专员见正面攻击不行,只好采取围而不剿的战朮,切断岩鹰洞对外一切联系,断水绝粮,长期围困,把土匪困死饿死在洞里。
王森从贵阳回来后,奉命带领八堡保安队驻进靠近戛那沟不远的二合岩余家寨,协助廖专员的剿匪部队布哨设卡盘查过路人、清剿外逃的流匪散匪。
一天夜里,王森翻来复去总是睡不着,听到门外有人叽叽喳喳小声说话。他觉得心烦意乱,就起来问主人家:“你们不睡觉,叽叽查喳的说哪样子?”主人家的男人忙说:“没得事,没得事,吵到你睡觉了哈。”女的却快言快语地接过嘴说:“有十几男人偷我家房子背后大土地的苞谷,我们害怕不敢去问。”“带我去看看,大军压境,还有人敢来偷苞谷”王森说着,提枪跟着男人去屋后不远处的大土地看。他们看见一帮人在大土地里忙着掰成熟了的苞谷,而且十一个背箩靠在土坎边上,都快装满了刚掰下来的新苞谷。这是什么人?这不是明偷暗抢吗?胆子也夠大的了!
王森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轻脚轻手地转回屋里,把睡着的保丁全部叫醒起来,让大家提着枪跟他来到大土地,再从左右两侧悄悄包抄过去,把苞谷地围住后,王森举枪朝天叭的一声,只见掰苞谷的十多个男人抬起头,在灰蒙蒙的月光下四处奔跑,想夺路而逃。没想到四周都是兵,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自己脑壳。见到这阵势,他们知道已经无路可逃,有的抱着头蹲在地上哀嚎,有的还跪在地上磕头作揖的求饶。王森走近那帮人,伸手揪住一个的头发,提起来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人,为哪样要偷人家苞谷?”那人看他一眼,低下头连哼带哭地说,他们都是岩鹰洞中的土匪,被官兵围困快一个月,粮食吃完了,王大老者让他们晚上出来偷些苞谷回去当饭吃。但岩鹰洞被包围得铁桶一般,他们怎么出来又怎么背着苞谷回去呢?王森不大相信,就一哄二嚇地找出带头的人,再细问下去才知道其中的原故。
岩鹰洞有一条天然的暗道,从洞底走到沟底还有一条暗河,再从暗河傍边分路往上走,可以沿着一条弯来拐去的宽大溶洞爬出来,直达二合岩余家寨,这是条绝密的通道,连洞中的土匪都只有几个领头的知道。得知这一情况,王森大喜,让土匪把十一个背箩的苞谷背到主人家楼上,就当做帮主人家秋天收粮食。留下两个熟悉路径的土匪,其余土匪送到田坝场指挥部先关起来再说。第二天王森来到戛那沟田坝场指挥部,向廖专员请战,他要带领八堡保安队打头阵,从暗道中攻进岩鹰洞,并把攻击的方案仔细说了一遍。
廖专员听后,当即表示,同意王森的请求,并给他们配足弹药,让他们带着保安队当夜从暗洞中攻进岩鹰洞,得手后向外发三颗信号弹,外面的大部队随即展开正面进攻,务必剿灭岩鹰洞土匪,好向上汇报邀功请赏。再说岩鹰洞里的王老八见出去偷苞谷的十一个人一夜未归,知道出大事了。他把孙猴子叫过来,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阵话。孙猴子带着一百七十多名土匪,从大洞右侧的小洞拐弯,沿着另一条暗道爬到山顶,消失在丛林中。这条暗道不是先下到沟底,再沿暗河分路往上爬的大溶洞通道,而是从大洞右侧小洞里拐弯直接爬出山顶。因为这条暗道窄狭,不能背背箩通过,所以偷苞谷的人走的是沟底那条宽阔的溶洞暗道,人撤离走的是小洞拐弯的窄路直上山顶。王老八带着几个土匪走在最后,他们钻进小洞,在拐弯处用石头把暗道封堵后,也悄然爬出山顶潜逃了。王森在两个土匪的带领下,从暗道大溶洞爬进岩鹰洞,首先对着洞中甩进十几颗手榴弹,轰轰隆隆的爆炸声中,保丁们再来一阵猛烈射击,接着大家鱼贯而入,迅速冲进洞中,喊杀声震得洞中嗡嗡回响。但是,眼前只有空空的大溶洞和一堆堆杂乱的垃圾,一个土匪影子都没有看见。洞里有锅碗,有缸桶,有被盖,还有到处留下的人畜粪便,粮食一颗都没有。王森很纳闷,这王老八和土匪会飞吗?到处搜查没有找到另外的出囗,这一仗打得如此顺利,该不会又是王老八设下的圈套吧?他突然想起自己和廖专员的约定,管他有没有人,有没有粮,也不管土匪从那里逃跑的,王森如约朝洞口外的天上放了三响红色信号弹。廖专员看见信号弹腾空升起,知道王森已经得手。立即指挥大部队在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开始呐喊着正面进攻。一时间,戛那沟岩鹰洞上下炮火连天,杀声阵阵。大部队蜂涌而上,没有遇到抵抗直接冲进岩鹰洞。士兵们冲进洞后,虽然没有土匪但有了安全,更是显得兴高彩烈,爬到厚厚的石墙上,拥挤在洞口边,朝外面使劲地摇晃着旗帜,一个劲地欢呼胜利。
廖专员在田坝场指挥部里得到消息,兴奋地宣布:戛那沟剿匪战役获得重大胜利。要求王森他们赶快清理战场,上报战果。王森和正面冲上来两个营长商量:不报不行,按实情上报更不行。只好编点数据上报,反正这年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因为廖专员是不会爬上这么又险又陡的岩鹰洞来检查的。于是,大家统一口径上报:戛那沟剿匪战结束,摧毁许家寨和岩鹰洞两处大匪巢,击毙土匪二百余人,解救百姓五十余人。由于土匪负隔顽抗,全部就地击毙,破烂枪枝就地销毁云云。廖专员接报后,甚是高兴,立即电告毕节地区行署和国民党党部,通报黔军驻毕节混成旅长宋马刀;电告贵阳省政府并请转告冯玉祥将军,上上下下皆大欢喜。
鉴于王森在这次剿匪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廖专员除了给予王森口头嘉奖,另外还奖励一箱子弹。
(编辑:陈友云 审核:吉庆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