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诗园的灵魂与照亮人生的路灯——评李廷华诗集《盘州行吟》

范光明
2020-01-16
来源:西南文学网

  《盘州行吟》是贵州省盘州市青年诗人李廷华继《青春笔记》《永远的歌唱》《深情放歌》后的第四本诗集,分别由盘州寻梦、山水叠影、生活美学、地名诗笺、散文诗页共五辑组成。他用丰盈的情感灌注于诗作,以诗人的情怀抒写对家乡对生活的爱,也不乏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精神的追求。显然,这本诗集比他以前的诗集,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提升,到达了他的新高地。这样,必将使他开始新的诗歌征程,向着构建自己诗歌家园的目标迈步。

  一、“走是对路的自信”,更是对精神追求的坚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着名诗人艾青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我爱这片土地》里的诗句,当时是中华民族处在生死苦难与艰苦抗战的时期,艾青先生充满对日本鬼子的愤恨与充满抗战的精神,写下这首满满的家国情怀的诗,表达对祖国深爱的一颗赤子之心。在新时代的今天,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并一直生活在家乡盘州的青年诗人李廷华,新出版的诗集《盘州行吟》,就有“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状态的真切表达。李廷华通过《盘州行吟》来表达一颗赤子之心的情愫,深爱脚下这片土地,但情感思想与当年艾青先生的情感思想当然不同。李廷华的情感思想是喜悦的、感恩的、思考的,也包括在精神方面追求的情感思想。总之,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是诗人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永恒主题。

  对诗人而言,有情怀有担当,是诗歌精神的基本要求。一个诗人如果缺少对脚下的土地和对家乡的情怀,缺少诗人应该有的担当,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从《盘州行吟》中看,李廷华对生养他的盘州这片土地有着满满的爱和感恩的情怀。他是一名警察,生活中自然露出军人的行事风格,对自己要做的事就是坚持到底,不怕困难,非达到目的不可。在工作之外时间,他坚持组织办好微刊《文学盘州行》,坚持组织做好文学沙龙活动和公益性宣讲文学知识活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应。可见,他对文学追求的毅力、对诗歌追求的意志有增无减,分明有着一个诗人应有的担当。

  《盘州行吟》中,一方面,诗人对盘州人文历史的厚重感,从30万年前古人类遗址盘县大洞到明朝的驿道,从明朝的历史人物到清朝、民国的历史人物,从红军革命活动时期到现在高铁时代,从寺庙景象和佛文化到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生活带来的思想冲击,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另一方面,诗人对盘州人文地理的展现,从山水景观的壮美到民俗风情的浓郁,从对盘州生活美学的感悟到对盘州土地上芬香的眷念,无不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思想。行走在家乡土地上,细心阅读人文历史之书和人文地理之书,精心欣赏品味山水之美和生活之美,吟诗抒怀,感恩母亲,感悟人生,寻求生命之意义,是诗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取向。

  任何人所获得的成果,都要经过刻苦奋斗才能取得。通过刻苦奋进,才熬过黑夜,迎来黎明,拥抱阳光,进而树立自信心,步入新的精神高地,开始新的路程。似乎每个获得丰硕成果的人都是如此,如诗人李廷华说道“我走过夜路,一路漆黑,阴冷/ 远处有如豆的灯火,走着走着/ 就看到了晨曦,清风吹拂杨柳/ 阳光温暖,明媚,抖落内心的战栗/ 走是对路的自信”(《走着走着天就亮了》)。这是诗人在诗集《盘州行吟》的一首诗,也可以说是他在诗歌道路上的心灵写照,无疑也是他对自己从过去到现在的诗歌创作的总结,表露出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抱有信心。

  二、盘州历史文化也是诗人灵魂中的一片天地

  盘州地灵人杰,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唐朝初期就出现“盘州”这一地理名词了;在明朝初期建筑了盘州城门;明朝出了一个着名书法家蒋杰;清代有总兵(正一品)的龙天佑;清代有作家范兴荣的《啖影集》堪比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代翰林邓载馨做过嘉庆皇帝的老师;民国风云人物张道藩做过中华民国国民党宣传部长;……等等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都展示着盘州历史文化的厚重。

  《啖影集》是一本品味世间万象的短篇小说集,“它在继承蒲松龄创作风格的同时,并未简单模仿,而是推陈出新;其描写之生动,用词之精准,语言之华美,有的篇章已经远远超越了《聊斋志异》。”(吴学良《现实与虚幻之间——<啖影集>解论》后记)。可见《啖影集》的文学价值。李廷华在《人物志:范兴荣》诗中说道:“没有坟墓,没有墓碑/ 这么多冤死鬼、替死鬼、流浪鬼、风流鬼……/ 《聊斋》像一个收容站/ 鬼满为患/ 还好范先生《啖影集》还有余地/ 他们是幸运的/ 一身孤魂,被安放在人间冷暖的故事里/ 道士和巫婆删不掉的剧情”。诗人用这首诗告诉世界《啖影集》主要是讲“鬼”故事的、文学价值很高的书,在贵州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廷华在《人物志:张道藩》说道:“城关镇,张家坡。故地重游// 道藩先生,只当一名画家可好?/ 就在宣纸上妙笔绣河山/ 画长江的长,画黄河的黄/ 画草原的绿,画天上的白/ 画喇嘛画和尚/ 画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 把这头和那头的同一个月亮,画圆/ 人生若有遗憾,就在画里/ 留白”。诗人对张道藩先生(1897-1968)怀有满满的敬意,对家乡有这样一位文艺理论家、画家和政治家而感到自豪,想必对多才多艺的先生那些不一般的故事有所了解。先生随蒋介石去台湾,死于台湾。李廷华在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先生的命运结局表达出惋惜与感概,如果先生一心专研绘画艺术,或许在艺术上像张大千先生有传世大作,也不会留下大的遗憾。然而历史就这么无情,“画圆”只是后人对历史的感叹与愿望。

  盘州丹霞山护国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当初为道教的“玄地宫”,公元1662年毁于战火,两年后由明朝一位金姓将军在这里建寺。当年徐霞客亲历此地考察,并记入《徐霞客游记》中。清朝光绪皇帝于光绪三十二年御封“黔之盘州丹霞山为西南护国丛林”,由此得名“护国寺”。在护国寺旁边建有一座高高的宝塔,甚为壮观,登上宝塔观看群山,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一个人身处于山上的“宝塔”中,悠闲地观看四面八方远近的风景,是一群又一群的山,看着看着,仿佛它们在向他奔来,给他朝拜,如大王会见群臣,多么气魄。但他下了山,发现群山依然高高矗立,在天地之间丝毫不动。于是他开始思考,似乎顿悟,明白原来的美梦就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人都要好好想想在现实的世间该怎样生活。无疑这是劝“大王”不要醉迷于高高在上的“宝塔”里,人总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人群中的一份子,要脚踏实地的过好自己的日子。看看李廷华写的《登丹霞山护国寺》:“在山之上,身处宝塔/ 众山向我朝拜// 走到山下,众山孤傲挺拔/ 下了神坛,仿佛梦就开始醒了”。这首诗就这么四句,十分简练,大有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事理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哲思与寓意。

  三、诗人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显露诗人的灵魂

  在诗歌艺术世界中,一个诗人在自己诗作里体现出自己生命的独立意识,体现出反思与批判精神,是必然的现象。如果诗作具有这种质地,可以说是这个诗人的诗作的思想性有了一定的深度广度,或者说其思想性就会增加不少。在诗集《盘州行吟》中,许多诗作具有了这种质地,也就是说李廷华的诗作比起过去的诗作,明显在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上有大步提升,完全可以认为他已经步入真正的诗歌艺术世界,具备了对灵魂栖居与活动的自由表述,找到了在诗歌艺术世界自由飞翔的密码。

  在具有反思与批判精神体现的诗作里,一定程度透露出一种诗人的阳刚之气和一种对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心,透露出一种对丑恶憎恨之情和对阴暗揶揄之意。看李廷华的《大威寺》:“除恶祛邪的经幡/ 在风中晃了几晃,就不见了/ 大威寺/ 像一只发不了威的病猫/佛在阳光下打瞌睡,没精打采// 撞邪求佛的人精神恍惚/ 咳嗽的人继续喝着苦涩的药/ 作奸犯科者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看来,大威寺的钟声/ 已很久没有敲响”。看看,是不是诗中有独立意识、反思与批判精神的体现?显然是有的。这类诗作往往颇有情趣,幽默、调侃、讽刺等意味较浓,有引起人的兴趣的作用。

  七月半是一个地域性的民间民俗文化节。每年进入农历七月,每家就可“接老祖宗”,做一个简单仪式,点三炷香烧一些钱纸(冥币),念到老祖、爷爷奶奶等所在阴间的亲人,请他们在堂前供桌边就坐,茶酒水果等早已放在供桌上。之后,每天每顿饭都要在供桌上供一会时间,表示让祖宗们先吃,然后家人才能吃饭。就这样一直到七月半“送老祖宗”回去。有的人家在七月十三日晚上送,有的人家在七月十四日晚上送。在“送老祖宗”这天晚餐必须丰盛。在晚上八点以后,在门前找块地方画多个圈,点一把香插在附近,就把早已准备好的钱纸分别在圈里烧掉,表示这些“钱”全是分别送给祖宗们的,让祖宗们在阴间都有钱花。所以,七月半是祭奠亡灵,凭吊祖宗先辈、已不在世上亲人的、世代相传的一个民俗节日,主要特征就是烧钱纸(冥币)。

  在现实生活里,老人活着的时候,其晚辈要好好孝敬和赡养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要求的。但现实中,有人对自己的父母并不好好孝敬和赡养,长期不管不问,甚至“啃老”,直到其父母去世。到七月半,只要过这节的人,都会在晚上一烧钱纸,以这种方式把“钱”送给祖宗等亡灵,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并祈求他们给予保佑。与此同时,有的人会烧一大推钱纸,表明自己是孝顺之子,正如民间所言“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也有着教育下一代之意。看看李廷华《纪事:七月半》:“七月半,祭奠亡灵/ 围圈,纸钱打包/ 做一包右一包烧掉/ 包上工工整整的字迹/ 写着不同的名字/ 对于孤魂野鬼,就烧一点散钱/ 别让他们惦记// 只有鬼相信,人心的慷慨大方/ 一沓一沓的冥币/ 在阳间糊弄人的纸,在阴间成了钱// 酒鬼要钱打酒喝/ 色鬼要钱逛窑子/ 死鬼要钱投胎转世/ 吝啬鬼要钱,继续当好守财奴/ 有钱了,鬼不再推磨// 尘世的两面,多好啊/ 一面是形形色色的鬼/ 一面是芸芸众生的人”。这首调侃、诙谐趣味浓郁的诗,有着对世俗的嘲讽,嘲讽那些虚伪的人和那些德性低劣的人和那些不孝之子。

  诗人从不同角度看世界,抒写同一题材的诗,表现不一样的诗味与意境,是常有的事。李廷华在《盘州行吟》就以“丹霞山”为题材写了多首诗。其中之一《丹霞山拜佛》:“以前拜佛,我习惯性低着头/ 像一个受庇护者,胆怯、虔诚/ 害怕灾难、疾病和死亡// 可生活就是这样,你越害怕的/ 却总是错不开/ 我祈求风调雨顺,可天有不测风云/ 我患过一场病,心中有佛/ 却夜夜缠上噩梦,后来是药到病除// 我渐渐不信佛,也不拜/ 灾难来了,疾病来了,死亡来了,我试着接受它/ ……”。以前,是小孩时候,心智当然不成熟,看事情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听大人的,大人信佛,在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就会去拜佛,求保佑求化解问题求平安顺利。可是,人在生活中哪有不出问题呢?比如生病,求佛没有用,还是要到医院看病,还是要吃药打针才能治好。随着岁月不断流逝,人逐渐长大,在读书和在生活中学得不少科学知识,心智走向成熟,树立了“三观”,知道生死病老是自然规律中现象,佛根本不管这些,所以不信佛了。从拜佛到不拜佛,这是一个人灵魂思想从初级到高级的飞跃,从迷信到相信科学,从盲从到自己决定,正是真正成熟的人的所为。这些是对《丹霞山拜佛》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是在生命经验中发展起来的。

  四、抒写多彩人生,享受美好生活

  在盘州丹霞山这佛家圣地,常有人来拜佛,或祈祷,或悟禅。诗人试着用一颗禅心,用一些禅语,要参悟一片禅意。一切都在清静安宁、毫无杂念之中,开始悟禅。仿佛诗人在悟禅中获得了“佛法”似的,能够“随手摘下一朵云”,“如莲亦如茶”,拿来“泡茶”喝,有奇效的功能,“专治六根未净”,——多么奇美的想象。云朵如莲花,可以随手将它摘下来当茶,泡茶来喝,意象很美妙,也颇有禅意。不妨看看诗人的《丹霞山:云朵如莲亦如茶》:“青纱薄雾垂帘,丹霞山半空高悬/ 晨雾撒开,立马落入凡尘// 想成佛的人开始抱怨/ 而我随手摘下一朵云// 云卷云舒,听说可泡茶/ 专治六根未净”。在这诗中,表现出的禅意就是诗的意境和诗意,有着诗人努力离去世俗杂念的念头。诗作巧妙精辟的解读了何为禅的意义,尽管诗作没有提及一个禅字,却有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得到恬静的美感。

  佛文化属于人类的一大文化精神支柱,有关佛的事都应该是有意义的存在。李廷华在《草原佛光》说道:“佛在天空玩起了魔术// 它以阳光、云雾为道具,一遮一掩/ 抛出一颗闪光的/ 舍利子// 谜底呢?我知道/ 那是佛给草原飞出的一个吻/ 你看不见佛光的时候/ 吻落了/ 一位从帐篷里探出头来的女子/ 脸上有淡淡的唇印”。想必诗人以“众生平等”的理念来看待“佛光”这一非常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象,不褒不贬,化神奇为平凡,似乎有所悟道,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所领悟。但对“佛光”内在的文化意蕴并非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有待于诗人深入挖掘。在世俗社会,“佛光”是佛的“显灵或者现身”;佛是精神世界最伟大的神之一;“佛法无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善事修阴功” ……等等说教,都有感化人心和使人开悟的目的与作用。这些,无疑对人参与社会活动,对人生事业追求,具有一定的向导意义,对诗人诗作而言,在思想性方面的深入与开展也有裨益。

  道文化、儒文化、佛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乃至影响整个人类。道文化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不亚于佛文化,但在《盘州行吟》中没有关于道家或道观的诗作,应该是一个遗憾的事。寺庙与道观,在古时候就是“等量齐观”的存在。有道观的地方都是风景奇美的地方,从地理风水学来说,更不亚于寺庙。是不是现在社会只重视景区寺庙建设,而不重视道观建设,使道观稀少或没有,这个问题的存在,值得大家思考研讨。

  “故乡的河,从上游流到下游/ 鱼儿戏水,翻浪/ 被噬痛的水草,会在黄昏/ 轻轻地摇//我倒映在河里的影子/ 是沉在故乡的一枚诱饵/ 鱼儿咬痛的时候/ 我总会轻轻一怔。难怪//在异乡,心河总是/ 从下游流到上游,然后夺出眼眶”(《两河:故乡的河》)。这首诗自然、亲切、情深,带着怀念和感恩的意味,意境妙不可言。“鱼儿”在“噬痛的水草”,一直到黄昏太阳落山时候还在悄悄地摆动,却摆不脱被鱼儿咬痛的感觉,意象简洁而不简单,生动而空灵,透明而含蓄,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影子”这种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应该是在童年时就被刻画在心灵里的永恒的东西,是童年时光在心灵里抹不去的一种画景,到如今它还在心灵里神奇地晃动着。诗人的“影子”在河水里成为“诱饵”被“鱼儿”咬痛时候,总要有所感觉,“总会轻轻一怔”,不禁想起远逝的故乡,这种美妙的乡愁情结,在诗人心里就会把过去与现在拉到一起,让灵魂在时空里自由来往,成为生命中的美酒随时可享受。

  盘州的荷叶糯米鸡、银杏圣果、水塘面条、老厂竹笋、小街子羊肉、普田牛肉、盘县火腿、岩博人民小酒等等,都是盘州的特色美食,给盘州增添了丰富的特色美食文化。李廷华深知这一切,并享受着这一切,所以才有了他的“生活美学”。生活总是充满美味,并从美味里感悟到生活之美学,如他在《血豆腐生活美学》里说:“杀一头猪,取材猪血和肉沫/ 再配上豆腐/ 揉在一起,均匀后/ 可做成馒头。风干,风味无限美// 一块柔软的豆腐变成如此血肉丰满/ 我忽然想到,一个脸色苍白的人/ 并非无药可救”。诗人从血豆腐中,发现“脸色苍白的人”可以变成“血肉丰满”的人,在这种联想下,似乎找到他对于“生活美学”的意义与价值。它不但有生活美味享受的美感,而且有心灵被美化的欣慰。

  五、诗性是诗人在诗园的立足之本

  当代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心理和个体生命的经验越来越呈现复杂而极端的态势,在地域性的文化与不同个体生命的状态结合之下,促使了诗人自觉进行个性化的表现,极大丰富了诗作的诗性(诗歌的品性)存在和发展。关于诗性,具体地说,当代新诗的诗性,是指一首诗具备反映情感思想的、独立意识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能够传递精神能量的品性。好的诗性自然传递正能量,坏的诗性就会传递负能量。

  当下诗歌表象纷繁多样,呈现出的诗性也多种多样。生涩而玄虚的有之,白话而无聊的有之,杂乱而强扭的有之,华丽而怪味的有之,崇低而崇丑的有之,等等。在其中有许多诗作,也呈现复杂而极端的诗性。不管怎样,一个诗人要以生命的诉求,真诚、不虚伪、天真无邪的呈现一颗诗心,如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把它作为打造自己诗歌诗性的重要成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符合人性之美,然后才去展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诗人要的诗性。《盘州行吟》是这样做的,而且充分体现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接地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行走在家乡盘州,无论在山上还是在水边,无论在景区还是在公园,诗人李廷华都用一双发现事物秘密的眼睛,和一颗探究事物本质的心,去自由豪放地爱,去用自己诗歌对家乡大声地吟唱,同时也静静地感悟着人生意义。可以认为,《盘州行吟》中,许多诗作具备了良好的诗性,其主要特点:具有内敛的阳刚,透明的柔情,深度的反思,精神的向上,生命的感悟,自然流畅的诗路,真善美的诗心表露。这种诗性,从百年新诗历史中来看,在创作方式、表现手法上和表达情感上,是属于“正统主流”的那种,无疑是值得肯定与赞赏的。

  借景抒情;反思批评;用物喻理;自由灵魂。这些往往是诗人要展现诗作的文本内容与表现艺术形式的方式方法,更是诗人表现自己诗作的诗性优劣所在。优秀的诗性,是诗人要表现的,而且必须大力进行表现才好。因为一首诗的诗性,包括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并且体现出审美取向,如同一个人的品性,从内部而言是指品质、品格等的本质特点,从外部而言是指性情、德行等的表情行为的特点。所以,表现出优秀的诗性,是每个诗人应该也必须努力尽到的责任。只有这样,诗人才对得起诗歌,对得起生活,对得起社会时代。


  (范光明,笔名水草,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 出版诗集《心灵之歌》、《风》、《莽莽高原》(2013年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精选),出版新诗理论《新诗十二论》(诗学观点被全国多位学者教授博导引用)。有作品入选多部选本。供职于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30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