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映红 || 用诗呵护内心的半枝莲 ——浅析梅萨诗集《半枝莲》

史映红
2019-09-14
来源:西南文学网


  关注当下中国文坛,特别是西部文坛就知道,近一二十年来,康巴(包括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作家群异军突起,众多作家和诗人集体亮相,已经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学现象,越来越多受到外界广泛关注。2012、2013年分别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一、二辑,共推出12位优秀康巴作家、诗人作品。2013年,中国作协、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2015、2016年,“康巴作家群”书系再次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第三、四辑共24部作品。截至现在,“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五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0部作品正陆续与读者见面。不到10年时间,46部作品由权威出版社出版。一是能看出相关政府和机构为促进康巴地区文化繁荣、对文学扶持力度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康巴地区的影响力,引起外界对康巴地区更大的认知度;应该说恰逢其时,是明智之举。二是有力的说明康巴地区文学沃土更加丰腴,文学氛围更加浓厚;一些作家诗人成长势头迅速,出现了一批在西部、甚至在中国文坛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比如达真的《康巴》《命定》,格绒追美的《隐蔽的脸》,列美平措的《列美平措诗歌选》,尹向东的《风马》,泽仁达娃的《雪山的话语》,赵敏的《康巴情人》,亮炯·朗萨的《寻找康巴汉子》,欧阳美书的《青藏》,秋加才仁的《秋加的小说》,阿布司南的《雪后的阳光》,雍措的《凹村》,那萨的《一株草的加持》,和欣的《我的卡瓦格博》等。这些众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康巴文学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

  在众多才气逼人的作家诗人里面,在这些灵气十足、底蕴深厚的作品里面,诗人梅萨和她的诗集《半枝莲》并不十分突出,但当你静静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她随意飞翔的灵气和想象,清澈通透的感悟与才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家色波评价说:“我跟着这些诗句行走,漫游,感觉很过瘾。这个时候,我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自愿被她的语言所牵引,所控制,所迷惑,所陶醉,而不做任何理性或理论的抗拒。我甚至也不能在掩卷之时,像那些‘诗评’通常所做的那样,摘引出其中一些句子,以印证诗评者的某种‘观点’。因为,所有我阅读到的诗句,都与它所在的那首诗水乳交融,一旦分离出来,便将黯然失色,索然无味”。下面,从三方面浅析诗集《半枝莲》。

  有一些相约在康定


  藏族著名学者丹珠昂奔曾说:“人们爱自己的民族,为什么就像爱自己的母亲?其中有着天然的联系——母亲用乳汁养育了他们,而民族用文化、精神哺育了他们——哺育,就是培养,就是灵与肉、苦与累、喜与乐、情与爱交织运动的过程;母亲的乳汁和同样的血液在他的躯体里永存,而民族的文化、精神则在他的心灵中永存”。我在反复品读《半枝莲》的时候,发现梅萨作品里,有不少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色深厚、高原特色鲜明的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牦牛的故事》:“无人的旷野远处一个牦牛的头颅在乱石丛中斑驳的血迹惊悚的刀痕我不寒而栗是怎样的屠刀刺向那个温顺的身体在千与千寻的道路上背负着白雪和寒冬诚实的使命仿佛自己深深的长毛在无涯的高原站立为峰,塑身为王敛下鲜花簇拥的奶桶与蓝天,青草,牧女密语飘逸的经幡风中乳计化作六字真言的甘露在帐篷以外在雪山之巅酣畅淋漓此时我捧起这颗头颅眼睛依然睁着仿佛一双少年的眼睛浸着泪水述说一个轮回的故事日落一头牦牛走向天边”。众所周知,牦牛主要生息于青藏高原地区,是高原牧区主要家畜,它体形高大,心肺发达,身长腿短,筋骨结实;它长裙触地,英姿威猛;能驼运、能耕田犁地。它们大多性情温厚,因为长期与高原牧民相处,略通人性,当牛群和主人遭遇危险时,还会挺身而出,救主人于危难。在高原牧区,牦牛和藏獒,主人往往会看作是家庭中的一员。青藏高原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繁衍生息中,创造了悠久独特、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很多时候,其实也有牦牛的功劳;它们朴拙憨厚、忍辱负重,它们无畏果敢、隐忍奉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原各族人民的品格。

  第一节开门见山,诗人写看到的一切。此情此景提醒我们,和煦的阳光之下,芬芳的花草之间,照样有冷酷和凶残。很多时候,不少事情出乎我们预料,让善良的人们“不寒而栗”。第二节,诗人用精美文字展现着对牦牛,对“高原之舟”的赞美和喜爱,还有发自肺腑的悲悯与怜惜,“背负着白雪和寒冬诚实的使命”,把高原这一常见又略显神秘的家畜刻画得生动传神。牦牛的一生,与冰雪严寒、冷风凄雨为伍,与犁拉驼运、忍辱负重作伴,却以无与伦比的坚毅,忠厚诚实的品性,“在无涯的高原站立为峰,塑身为王”。从这里看出高原人民、特别是牧民,对牦牛任劳任怨的付出,始终心存理解与感恩、体恤与同情,真情尽显纸上。第三节,诗人用“蓝天、青草、牧女、经幡、奶桶、帐篷、乳汁、雪山”等词汇,营造出一幅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高原牧场的情景。梅萨用文字呈现了只属于青藏高原、美轮美奂的牧场。进而继续对牦牛和牦牛精神加以讴歌:它们生前耕耘拉驼、劳累受苦,即便倒下,又为人们献出皮毛骨肉。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也想起路遥一句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些经典语言,既是文学大师对自己严谨、苛刻的要求,又是对牛这一人类最忠实朋友最大的褒扬。评论家李健吾说:“诗是灵魂神秘作用的象征,而事物的名目,本身缺乏境界,多半落在朦胧的形象之外。所以梵乐希说一行美丽的诗,由它的灰烬,无限制地重生出来;一行美丽的诗永久在读者心头重生”。梅萨的文字就能走进“读者心头”。诗歌结尾尤其细腻,她用“我捧起、眼睛依然睁着、少年的眼睛、浸着泪水、一个轮回”等词语,把世间的善良与感恩、悲悯与无助写出来,把一些人的贪婪与凶狠、冷漠与无情写出来,还把藏民族一贯信奉的六道轮回与生命的周而复始写出来,让人弥久难忘。

  接着品析《独克宗》:“眯上眼叠影交幻的六月飞花的微风在碎石板的小巷轻柔掠过我的笑,宛如一朵燃烧的雪莲绽放在月光雕琢的古城我是从前世走来的木雅公主那夜,月光如水一曲悠远的口弦划破山的宁静从奶子河边传来那是启程的呼唤明知轻轻望一眼都将视为永恒的背叛但却义无反顾地私奔于驮盐的郊外那个山一样的康巴汉子守留了我的容貌和不羁今生我拖着一袭长裙款款而来裙摆随风袅袅摇曳穿梭在独克宗一千三百年茶马古道的驿站仿佛马帮悦耳的铃声仿佛康巴汉子谜一样的笑容当年安营扎寨的牛毛帐篷成了今天暧昧炫目的牛棚酒吧“白酒啤酒青稞酒,你也喝我也喝”可是今夜月光如水我仍等候”。独克宗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族民居群,传说最初建城理念是缘于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古城,发现大龟山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形似八瓣莲花。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重镇,商贾云集。第一节写进入古城的所见所闻,此刻,阳光和煦、明媚,古城和谐、宁静,脚下碎石板小巷肯定不平坦,斑驳的光影向前方延伸,无数的马帮,大批的茶叶、食盐、皮草、山货经过这里;无数的吆喝、叫卖、讨价还价似乎还在耳际;熙熙攘攘的马匹人群,响彻了1300多年。第二节梅萨继续描写古老城郭的静幽和圣洁,“一曲悠远的口弦划破山的宁静”,这种景致与风物,只属于高原,只属于独克宗;甚至只属于曾经的马帮驼队。“那是启程的呼唤”,千山万水、千难万险,人世间的藩篱,家园里的烛光,都阻挡不了这一声声“呼唤”。“义无反顾地私奔于驮盐的郊外那个山一样的康巴汉子”。有人说,诗歌的发生,起源于劳动,起源于感怀;我要说,爱情的发生,也起源于感怀,起源于送别和远行。梅萨这首诗,有一些淡淡的伤感,但并不阴沉,她眼里的“微光”轻柔掠过,耳际的“口弦”“是启程的呼唤”,甚至她的笑,也“宛如一朵燃烧的雪莲”。梅萨注重细节描写,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一缕风、一束月光,一朵花开,一声呼唤,这生活中的细节,她用文字记录和呈现,引起读者共鸣。

  接着看第三节,与其说诗人在欣赏、“穿梭在独克宗一千三百年茶马古道的驿站”,不如说是给我们呈现一段视频,恍若隔世。马匹的铃声、蹄声、康巴汉子浑厚的吆喝与“谜一样的笑容”。深邃的历史被浓缩了,遥远的记忆被拉近了。梅萨的不少诗,有一种生活现场的存在感,而不是闭门造车,我尊重这样的写作者,因为他们忠于脚下的土地。也许这样的诗歌视域并不宽泛,甚至显得狭隘,但往往这条小路能通向一个广阔、空辽的人心世界,走进更多读者内心。正如同样是康巴作家的意西泽仁说的:“这诗虽然沉默,但有意识的萌动;虽然冷静,但有灼热的感情;虽然孤独,但有希翼的目光”。

  接着看《十三》:“莲花生一夜无量的梦相是十三颗心咒开启生命之门布达拉日月金顶的祥瑞是十三道殊胜光环串起芸芸众生冈底斯华精的如意甘露是十三座圣洁雪峰佑护的广袤无垠央卓雍措神女仁慈恩德的长袖是十三曲妙音飘动的绝伦乐章沉积善缘的命定之数如银辉皎洁的明月在八瓣莲花的苍穹芳香四溢冥冥吟诵今生来世的六道轮回来世为您备下一樽盈满琼浆的玉杯敬候您清源归心的灵魂”。不少人都知道,数字13在我国是一个吉祥和高贵的数字,佛教里的13也是大吉数;佛教传入我国宗派为13宗,代表功德圆满;如布达拉宫是13层,天宁佛塔也是13层,少林有13棍,兵法有13章等;13又是帝王之数,属于古时帝王所独享,皇帝腰带镶嵌的玉为13枚,象征一种权力和尊严。而在梅萨作品里,能看出她是多么熟悉自己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第一节连续使用4个“十三”,即“十三颗心咒、十三道殊胜光环、十三座圣洁雪峰、十三曲妙音,连续排比使用,一气呵成,似乎把我们带入那片清净恬淡、超凡脱俗的空灵之地。那片远离喧嚣的地方,人们普遍不重当下、今生和名利,视万物为无物。却把个人情感、意志和自我价值都寄予精神之上,寄托于遥远的未来。再来看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城市,自私、功利、贪婪、巧取豪夺几乎到处都是;碰瓷、假摔、设局,坑蒙拐骗屡见不鲜。而生活在高原边地的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他们在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在与大自然、与人、甚至其他物种长期交流交往中,能化繁为简、化恶为善、化诈为诚、化干戈为玉帛,把慈悲与善良根植于族人内心、代代传承。第二节“沉积善缘,如银辉皎洁的明月”。进一步对族人传承数千年的民族信仰、民族文化加以褒扬。我认为在欲望、利益和权势横扫一切的当下,让我们脚步慢下来,把争抢的、高高举起的手放下来,把火山喷发般的怒气压一压,把浮躁的心静一静,挥去俗尘,抹去狭隘,让心回到最初的状态。

  

  有一些相约叫生活


  众所周知,当下是一个物欲膨胀而很多人内心彷徨的时代,文学和诗歌处境也越来越尴尬,这当然与信息和传媒的快速发展有关,与当下众多消费和多姿多彩的娱乐项目普及有关,也与诗歌和诗人自身有关,一些诗歌高阔宏大、华而不实,一些作品凌空虚蹈、云烟缭绕,一些诗行无病呻吟、满纸污秽;让很多人放弃阅读,放弃诗歌。这对诗歌写作者无疑是受挫的。林语堂曾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盖宗教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发抒,为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觉,为对于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或活跃的情愫”。曾记得几年前读过一首诗,怎么也忘不了,是一位叫玛莎的孩子写于希特勒集中营:“这些天里我一定要节省我没有钱可节省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和我的思想我的心灵和我的精神的火我一定要节省留下的泪水我需要它们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暴肆虐的日子在我的生命里我有那么多需要的情感的温暖和一颗善良的心这些东西我都缺少这些我一定要节省这一切,上帝的礼物,我希望保存我将多么悲伤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们”。这首诗为什么感人至深,为什么让人弥久不忘?就是因为小诗人对苦难生活的敏感,对内心细节的深情描述和把握;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憧憬;都是发自肺腑,语言真诚,情感真挚,能给人以力量和信念。

  返回再看梅萨不少作品,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对内心细微的诘问。比如《一个人的夜晚》:“今晚,我面对一樽铜镜,夜上浓妆为的是苦苦思念一个至圣的高原镜中我看见自己手持一枚断残的松枝以雪为墨,以石为砚镜中的我为何如此憔悴我用苦涩的忧愁和无尽的自责把自已灌得酩酊大醉守不住雪山守不住帐篷守不住只容五尺身躯的天葬台以至让一只嗷嗷待哺的藏獒在异族他乡的铁笼里相思成灾我无颜至亲的祖先和世代轮回的家园只有目不转睛地注视渐渐空洞的山脉和断流的江河谁在历史的暗处击鼓呐喊挖掘机、搅拌机、装载机坚执而顽固把与我患难共苦的泥土和石头粉碎捣毁仿佛在几小时内可以把整个世界重新组合我从镜中走出卸下深夜浓妆一袭素面朝天一缕衣袂飘飘向乱红堆血的腹地走去雅拉嘎波甲姆欧曲震摄世界的殊胜之地在苦难中滋养千古绝唱在死亡中完成生命涅槃”。第一节剖析自己内心,全球化、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个时候,人们席卷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时代洪流,有人彷徨、迷失、不知所措;有人观望、徘徊,亦步亦趋。这都是发展过程中正常反应。一切变革都是剧烈的,一切剧烈的东西必然产生阵痛。“守不住雪山守不住帐篷守不住只容五尺身躯的天葬台”,这些年来,一些当地机构和官吏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招商引资、盲目引进各种项目,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和民族民俗特点,“挖掘机、搅拌机、装载机”“坚执而顽固”,把“患难共苦的泥土和石头粉碎捣毁”,再“重新组合”。这种机械的轰鸣,这种执著、顽固的动作昼夜不停,向山川河流、湖泊森林挥进,向草原田野、禾苗庄稼进军,山破了、河枯了、地荒了。好点的项目开始运转,众多的烟囱高耸云天,无数机器日夜轰鸣,外资企业赚的钵满盆盈,当地群众却无活可干、无地可耕、苦不堪言。而更多的项目因为仓促上马,缺乏科学论证,或资金断链、手续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胎死腹中,成了烂尾工程,多年来荒草萋萋,垃圾成山。

  好则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问题,总书记高瞻远瞩,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想一想,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梅萨这首诗既有历史观照、人文情怀,又有对脚下这片美丽土地的保护意识,对生息于这片美丽家园物种的悲悯与怜惜。彰显诗人对未来、万物和一切生命的尊重。写作中,文字铺排自然舒展,情感释放如手中融冰般缓慢,有条有理、有据有叙,脉络清晰。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诗歌的温度。

  大家知道,一首好诗,就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叙述,是浓烈情感获得一种语言形式上的流淌。一首好诗,会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与心的同频共振,能感受到彼此脉搏跳动的速度。宋代学者严羽在《沧浪诗话》里写到:“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梅萨不少作品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她一直在思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本真,命运的取向与终极,诗行里有一种深切的痛感,有一缕悲悯与爱恋。比如《母语——致都德》:“柏林的那封电报来自一八七0年的那场战争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即将割让的前一天你匆匆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低下头准备接受迟到的批评可是眼前先生身着礼服,结上领结,端戴丝帽似乎在迎接督学的视察一切与往日截然不同“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教室肃静,气氛异常此刻的你悲愤掩盖了内心的忏悔和啜泣的哽咽突然责备起自己贪玩调皮逃学的过去是的“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收操的号角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于是先生使出全身力量转身在法兰西的黑板上写下了“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呆地站在那里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相信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留在很多人记忆里。那种家园沦陷、国土任人践踏的屈辱只有失败者才能体会。那种在自己土地上,却无法学习母语的感受只有家长和同学才能理解;而教书育人40年的“韩麦尔先生”,此刻的悲愤与无奈可想而知。离学习《最后一课》过去很多年了,我还能记住当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韩麦尔先生的几句话:“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返回到作品,梅萨第一节回味了《最后一课》,交待了时间、地点及“最后一课”的来龙去脉,清楚自然;特别对韩麦尔先生着装做了描写,可见先生对最后一课的重视;老师内心的凄凉、痛楚、甚至愤慨跃然纸上。

  第二节是这首诗重点,因为是“最后一课”,显得“教室肃静,气氛异常”,因为是“最后一课”,让他“突然责备起自己贪玩调皮逃学的过去”,把都德心理活动、内心矛盾描写十分到位。梅萨在写作中,特别注重人物心理的波澜,通过一些语言和动作,达到“此处无胜有声”的效果。大家都知道,诗是个人情感和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深藏于心,就是情感意志,用精准、恰当语言加以表现,就是创作,就是诗歌。作家裘山山说:“写作就是一种摒弃一切杂念的修行”。智利诗人聂鲁达也说:“诗人的生活必然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反映,这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条规律”。近些年,就我认识的不少作家诗人,特别是民族作家诗人,他们写作是安静、隐忍的,不虚张声势,不咋咋呼呼,不张牙舞爪。这样的文字,细节绵密,情感真诚,语言清丽。结尾“先生使出全身力量转身在法兰西的黑板上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此刻,韩麦尔先生、作者都德,诗人梅萨内心五味杂陈。突然就想起同样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一句话来:“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用残存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因为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而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拥抱当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乌托邦,振兴昂扬,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有一些相约很难忘

  

  仔细阅读《半枝莲》,发现不少作品写到个人情感,我总认为,在写与爱情有关的文字时,女性总是更胜一筹,那种情感释放上的真挚,细节把握上的精准,文字表达上的清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有些爱情在七月阵亡》:“七月,如火的北京汗蒸的季节我满脸通红雷电交加伴随一场大雨路面的积水将天桥淹没一半而这与期盼的凉意毫无相干人民大学到鲁迅文学院地铁转乘足足需要一个小时十年,邂逅北京分明在等待的清晨你的那件白色T恤让我人面桃花经年以后你成熟的语言如王者归来还是那么桀骜不驯月光女孩,梅子听雨以及边缘人的命运都是我们往事再提过去的努力执着和欢乐成为那个时代背负的故事感恩故事中的你我感恩故事中的文字和诗歌放手其实也是一种爱但不会止于过多的解释谁的人生不流离谁的伤痛不流血人的情感在生命磁场中其实很脆弱从文学开始以诗歌结束有些爱情在七月阵亡”。爱情无疑是人类情感活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今中外很多文人骚客书写的永恒主题。我国历史上就有很多脍炙人口、传诵数千年的爱情名篇,比如先秦文学的《关雎》,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宋朝柳永的《雨霖玲》,到现代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等。国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的《我是怎样的爱你》等,举不胜举。智利诗人聂鲁达说:“首先诗人应该写爱情诗,如果一个诗人他不写男女之间恋爱的话,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诗人,因为人类的男女结合是大地上面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与梅萨不少作品一样,第一节写时间、地点和“雷电交加伴随一场大雨”。紧接着“人民大学到鲁迅文学院地铁转乘足足需要一个小时”,这个距离,是现实的距离,似乎也是爱情的距离。“十年,邂逅北京”,“你的那件白色T恤让我人面桃花”,这两句十分生动,清朗明丽的写作风格,把时隔多年之后,有情人再次见面忐忑心情、不安神态、羞涩之情表现十分到位。第三节,“你成熟的语言如王者归来还是那么桀骜不驯”。多年以后的重逢,岁月更迭之后的相聚,随着时空转换,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都是陌生的。没有伤感再去追忆,没有理由再去寻觅。梅萨使用“经年以后、王者归来、桀骜不驯、边缘人的命运、背负的故事、七月阵亡”等词句。让这首诗情感起伏持续不断,可以看见高原女性在情感面前深沉与灼热的一面。其实这首诗最精彩的是第四节:“放手其实也是一种爱但不会止于过多的解释谁的人生不流离谁的伤痛不流血”。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说过:“生命中令人悲伤的一件事是你遇到了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人,但却最终发现你们有缘无份,因此你不得不放手”。世界何其大,众生何其多,如果能有幸相识、相逢、相知、相爱,达到心灵上的息息相通、情感上的如痴如醉,这是怎样的奇迹和造化?个人认为这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双方有家庭,甚至有孩子,为了更多的人远离情感上的伤害,选择错过,正如诗中“放手其实也是一种爱”,个人以为,这是爱的更高境界。

  为什么要写作?对于很多作家和诗人来说,回答自然各有不同。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豪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作家史铁生直截了当:“写作就像自语,就像冥思,梦想,祈祷,忏悔——是人的现实之外的一份自由和期盼,是面对根本性苦难的必要练习”。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在康巴地区,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被文坛称为“康巴作家群”。而康定又是“康巴作家群”之重镇,这种现象的成因,我们通过梅萨作品可窥见一二,来看《阿戈的老屋》①:“将军桥折多河白浪戏水一排木楼错落有致青瓦屋檐下的木雕窗户古朴精巧阳光下海棠花,格桑花,吊金钟在窗户风口中恣意怒放小院天井,两级木梯右旋回廊三间小屋客厅,卧室和书房一套沙发,一张床三面靠壁的书橱满实满载让人羡慕这是阿戈的全部家当当回廊的木质地板发出吱吱声响时知道有客而来这里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聚集了太多的文人墨客聚集了太多的思想和智慧聚集了文学,诗歌和爱情聚集了欢乐,痛苦和泪水聚集了矛盾,碰撞,撕裂和颠覆甚至鲜血只有这厚重的老屋才能承载一代人的过往和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从老屋中走出有的成了作家,著作等身有的成了诗人,耿直刚柔有的成了政要,呕心沥血有的去了远方再也回不来了只有阿戈用他的高贵固守着这片孤独的高地直到今天”。老屋在“将军桥”旁,在“折多河”畔;老屋“错落有致”,老屋里除了“恣意怒放”的“海棠花,格桑花,吊金钟”。还有“三面靠壁的书橱满实满载”。简洁的语言,由远而近,由外到里,老屋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但重点无疑是第三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聚集了太多的文人墨客”。这些热爱文字的人,这些挚爱文学的人,他们谈论“诗歌和爱情”,交流“思想和智慧”,他们争执、“碰撞,撕裂和颠覆”。这些人以人生作文,以性情立世,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和议论,他们都尊重和热爱文学。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只有羡慕,没有嫉妒。如果谁写了好作品、或者作品发表、获奖、新书出版,大伙儿一起庆祝、喝酒,一个人的成功,他们看作是大家的成功。这种浓郁的家庭式的和谐氛围,谁不喜欢?这些常来常往的人,“有的成了作家,著作等身有的成了诗人,耿直刚柔有的成了政要,呕心沥血”。这些年,“康巴作家群”佳作迭出,作品集频频出版,获奖无数。这当然得益于作家和诗人过人的天赋和才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这里有一片文学的沃土和氛围,有一些像列美平措一样的文学的“伯乐”,他们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梯队发展,自然就遍地葳蕤,硕果累累。

  梅萨在《后记》里写到:“我的写作是业余的、随性的,以自己的爱好而写作。多年来,在写作中获得了知识、快乐和勇气,虽然作品不多,但笔耕不辍,记录了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心理活动,是极其个体的情感记录”“今后将一如既往地记录,要把随性写作转移到一个少数民族作家的责任来思考,提高自己‘智商’的同时,真正担当‘责商’的重任”。作为年轻的梅萨,能这样理性看待自己的文学创作,实在是难能可贵。她于2015年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学习深造,加上康定如此浓厚的文学氛围和诸多师长提携,我们有理由对她期待更多。

阿戈:指康定著名诗人列美平措

22.jpg

  

  史映红:笔名桑雪,藏名岗日罗布,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甘肃庄浪县,九十年代入伍进藏,已转业;居山西太原市;在《诗刊》《解放军报》《文艺报》等发表诗文950余篇(首),著有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文学评论集正在出版当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55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