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 || 弹花匠

符号
2023-03-27
来源:西南文学网


棉被是人们御寒必备的生活用品,加之用了多年的棉被,其棉花胎难免会板结变硬,不再保暖,需要翻新;还有故乡凉山人家女儿出嫁,娘家需要准备10床或8床新棉被作为嫁妆。于是,在那时农村就出现了用棉花来弹棉被(也叫弹铺盖、弹被窝、弹棉絮)的手艺人,称之为弹花匠。虽然说法各异,但总的来说就是弹棉花,使用的工具和制作的方法也相同。我父亲是我们村上唯一学会弹棉花并且带过徒弟的一位弹花匠。父亲说,当时有四川弹花匠和浙江弹花匠两种弹棉花的手艺,他学的是四川弹花匠的手艺。

据父亲说,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多找几个钱补贴家用,他决定学当时村里没有人学的一门手艺——弹棉花。父亲请来家住南开水淹坝的侄辈族人、木匠符昌明,一起做了一套弹棉花用的工具,主要是一把大木弓、一个运斗(也称磨盘)、一把木槌、一根背杆、一根挑线杆等。其中,大木弓、运斗是木匠符昌明做的,木槌是祖父做的,背杆和挑线杆是父亲自己制作的。

大木弓是用直径约一尺、长四五尺的一根杉木,将杉木粗的一端砍扁,半径为七八寸,厚度为两三寸的半圆形。从半圆形下端的扁平处逐渐砍圆、砍细,一直砍到弓尾直径为两三寸的圆柱形。在弓尾处打一个榫眼,在榫眼处穿对上一块七八寸宽、一尺多长、一寸厚的木板。在木板的端头安装上一个用牛皮蒙在顶面的小木斗子。在榫眼的下面钻一个孔,穿上如手指般粗的绳子连接弓弦。在木弓腰间钉一个小铁圈,用牛筋弓弦的一端系在弓腰与小铁圈相邻的上方,顺着弓一路行至弓头的半圆下到弓尾套在弓尾的绳子上。用一尺多长、两三寸宽、一寸厚的上弦木片,把弓弦拉上牛皮斗子,就是一把完整的大木弓。

运斗是用一截直径一尺七八、高两三寸的白果树或香樟树横断的圆柱体,做成像无磨眼、无磨把手的上扇石磨盘,在直径相对的两边各凿一个凹槽,安装上推拉的手把即可。木槌是用八九寸长、直径约五寸的檀木或红绸树、茶挑树,居中一分为二砍成槌头和手柄,在槌腰间的一侧砍出一个斜口即可。背杆用一根四五尺长、如镰刀把般粗的黄茎竹竿,将小的一端伛成幅度为二三十度的懒弯形。挑线杆用一根中性笔粗的桦竹在顶端伛出一个小勾即可。约子用长短不齐的八块小木方组合而成,小花车用六片竹子和一根轴线索组合而成。

弹棉花工具制作好的当年夏天,当时担任民办教师的父亲利用暑假期间,与家住南开水淹坝的侄辈族人、弹花匠符昌文学弹棉絮。父亲跟随侄子符昌文扛上大木弓,背着运斗等工具,前往安顺一带走村串寨学弹棉絮。每到一个寨子,先到哪家弹棉絮,就在这家搭好弹棉絮的铺板,待这家弹好后,整个寨子需要弹的,就用这家现成的铺板,一家接着一家,一弹就是几床乃至十几床。父亲说,他在安顺跟侄子符昌文学弹棉絮,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学会了,从此出师。父亲是专业的教书匠,也可以说是业余的砖瓦匠和弹花匠。在后来的岁月里,父亲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曾经带过一个姓施的徒弟,至少弹过上百床棉絮,十几件男女式棉衣、棉裤。我二姑妈、三姑妈、四姑妈、幺姑妈和我大姐的嫁妆棉絮,都是父亲一个人弹的,牵纱线时还是母亲帮忙牵的。

父亲为我大姐弹嫁妆棉絮是在1990年,那时我已经上中学了。就在我家的堂屋里,我们帮忙搬运板凳,在堂屋中搭建好弹棉絮的铺板后,亲眼目睹了父亲弹棉絮的整个过程。弹棉絮的铺板是用四张板凳摆放在堂屋中间的位置作支架,在支架上搭上木板或门板即可。搭好的铺板长约六七尺,宽五六尺。父亲说,弹好一床棉絮,要经过打泡花、铺泡花、弹泡花、牵纱线、运棉絮、收边六道工序。没有经过打花机打过的棉花称为皮棉,在弹之前要用竹条子猛抽打一阵。打花机打过的棉花称为开棉,可直接撕成一坨一坨的摆放在铺板的中央位置,形成约四五尺长,约两尺宽,两尺高的长方体。

在铺板上摆放好开棉后,父亲背上背杆悬吊着腹部前的大木弓,左手轻握掌控着木弓,右手持着木槌,用木槌斜口不停地撞击弓弦,便发出“嘭——嘭——嘭”的很有节奏的声音。看着父亲时而半蹲着弹,时而站立着弹,手脚协调配合得天衣无缝,操作娴熟,运用自如,动作完美。特别是当看到父亲背着弓半蹲着弹的情景,不由自主想到“卑躬屈膝”(背弓曲膝)这个成语,用来描述此情此景真是恰如其分。伴随着“嗡——嗡——嗡”或“嗡——嗡——嗡”的声音,弓弦上裹着的花絮四散飞舞,此起彼落,好似瀑布溅起的水花漫天飘洒。被打泡的棉花铺板堆不下,便边弹边翻,连弹带翻地将棉花弹翻落到事先打扫干净的地面上。泡花从铺板上纷纷坠落在地面上的情景,犹如黄果树瀑布直泻犀牛潭中。弹泡一部分就翻下一部分到地面上堆着,直到把铺板上的棉花弹完。堆在地面上的泡花,好像一座小小的雪山。这是弹棉絮的第一道工序,称之为打泡花,即把棉花弹蓬松。

打好泡花便是铺泡花,所谓铺泡花就是把打好的泡花铺在铺板上。将铺板上打泡花时留下的渣渣灰尘打扫干净后,父亲和母亲分别站在地上的泡花堆的两端,各拿着挑线杆伸入泡花底部把泡花抬上铺板,并用拉弦木片把泡花扒均匀铺满铺板。接着就开始弹泡花,父亲背上大木弓,左手轻握掌控着木弓,右手持着木槌,先后从铺好的泡花长的两边、宽的两边、两个对角各弹一遍。弹的时候,每隔约一尺远下一次弓,从面上弹到底部,又从底部弹到面上。父亲说,像这样把泡花的每一个地方都要弹到位,弹出来的棉絮结构才结实严密,盖个一二十年都不会脱节。木槌不停地撞击弓弦,当蹲下去弹时弓弦裹满花絮时,便发出“嗡——嗡——嗡”的声音,随着站起来弹时弓弦裹着的花絮减少,就发出“嘭——嘭——嘭”的声音。

待长的两边、宽的两边、两个对角都各弹一遍结束后,接下来父亲就沿着四周的边沿弹,边弹边用弓弦往上翻,连翻带弹,把四周边沿的棉花提一部分到中间去,形成中间厚、边上薄,形状如肥猪背的样子,这称之为提边。提好边后,父亲又从宽的一端下弓浅弹一二寸深的样子,这时弓弦一下去就不要间断,一气呵成直弹到宽的另一端。且弹的时候,弓弦不能忽高忽低,必须保持平行,弹出像水一样的平面,这称之为裁衣子。接着就是吹絮绒,所谓吹絮绒,就是用木槌急促地、不停地撞击空弦,空弦就发出“当——当——当”很有节奏的声音。让空弦与棉絮擦肩而过,借助空弦发生的风力吹起絮绒表面的每一个角落。吹好的絮绒有两三尺高、五六尺宽、六七尺长,像一大块方体形的棉花糖。

父亲说裁衣子和吹絮绒,都是为之后牵纱线时,让纱线与棉絮巴贴得更好。随后,父亲用弓从宽的一端开始,一弓挨着一弓地压到宽的另一端后,又从长的一边一弓挨着一弓地压到另一边,压缩棉絮的空间便于牵纱上网线。所谓牵纱线,就是通过牵纱在棉絮上织成网网住棉絮。牵纱线时,父亲和母亲相向站在铺板的两边,父亲双手拿着从小花车上倒在约子上的纱线,母亲用右手握着的挑线杆伸到父亲的面前。父亲把纱线挂在挑线杆上顶端的小勾,称为放线;母亲扬起挂着纱线的挑线杆并拉过来纱线,称为牵线。一放一牵的瞬间,父亲和母亲将纱线同时压在棉絮上并摁断纱线,只听到“嗒”的一声,一根纱线就铺压在棉絮上。牵纱线时,先牵大茎,一放一牵重复一次,每次四股纱线并为一股。牵大茎按三四寸宽的间距铺压在棉絮上,竖向牵一层、横向牵一层,两个对角斜线各牵一层。在棉絮上牵好的大茎呈“嗒”字形。若是弹作为嫁妆的棉絮,大茎便用红纱线牵,还要在棉絮中间位置牵上一个大红“囍”字。后牵网线,一放一牵铺在棉絮上摁断,间距约一分宽,也是竖向牵一层横向牵一层,斜向牵一层。

父亲说,牵纱线是整个弹棉絮过程中唯一需要两个人操作的一道工序,且两人必须默契配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牵出合格的网线。配合得默契,放线的好像是在不停地急促作揖,挑线杆的好像是在不停地急促点头。轻微的“唰——唰——唰”的牵线声伴着“嗒——嗒——嗒”摁断线的声音很有节奏,不绝于耳,场景令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牵好纱线,用挑线杆按斜线的一层纱线走向连压带刮刷一遍,使纱线紧紧地巴贴在棉絮上。再用运斗在棉絮上顺着上一层纱线的走向不停地拖着推拉,使纱线巴贴棉絮更紧。在使用运斗时,父亲用双手握着运斗把手旋转运斗磨运,旋转的角度越大,效果越好,反复磨运,直至将棉絮磨运起小棉球套牢固定纱线。

做好了棉絮的第一面,父亲用双手卷着棉絮长的一边的边沿,提起来翻转铺在铺板上,做第二面棉絮的方法和程序与做第一面的方法和程序大同小异。弹泡花、压泡花、牵纱线、磨运斗四个大工序相同,不同的是多了撕边和包边两个小程序。按要求量出棉絮的长度和宽度,撕掉四周边上多余的棉花铺在棉絮中间,再弹泡花,弹好泡花就包边,捡掉撕边纱线上的零星落花,提起撕边包上棉絮,然后钱纱线、磨运好。

待第二面做好后,手上的操作基本完成。紧接着,父亲将棉絮平铺在铺板上,将运斗放在棉絮上。接着,父亲跨上铺板,双脚站在运斗上,先向右甩开膀子,扭转方向,两腿交叉,让重心落在脚跟上,之后按顺时针方向用脚力旋转运斗前进一步,再向左甩开膀子,扭转方向,两腿交叉,让重心落在脚跟上,之后按逆顺时针方向用脚力旋转运斗前进一步。运斗旋转的角度越大,前进的步子就越大,效果就越好。就这样重复操作,棉絮的四条边和四只角都要踩运到位。踩运好棉絮的一面,再踩运另一面。弹棉絮的最后一道工序称为收边,父亲先后卷起棉絮的正反两面的四条边和四只角,用运斗再磨运一遍,然后把棉絮折叠成豆腐墩墩捆扎好,一床称心如意的棉絮就算完工。

“红绸槌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弹花匠对自己手艺的一种诠释,也是对自己艰辛劳动的形象比喻。弹棉花不仅是体力活,也是个精细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床上用品品种越来越多,棉絮、棉被失去了市场。手把手弹出的棉被、棉絮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时髦的太空被、丝绒被等所代替。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弹棉花的手艺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能见到的手工弹棉花的工匠已经越来越少了,那有节奏的“嗡——嗡——嗡”“嘭——嘭——嘭”“当——当——当”的声音渐行渐远。


作者简介:符号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男,汉族,贵州水城南开人,民进会员,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员、六盘水文学院签约作家,六盘水市水城区文联主席。有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和评论散见《西部散文选刊》《贵州作家》《香港散文诗》《江西散文诗》《师范生周报》《中专生文苑》《贵州政协报》《贵州教育报》及中国作家网、民进中央网、贵州作家·微刊、文学贵州·微刊等。出版有书信体小说集《那些年的爱情》,中篇小说集《远逝的恋情》,散文集《乡土物语》《岁月笔记》。


(编辑审核:陈友云)




阅读604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