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 || 最美家庭故事汇---杨万英最美家庭故事

四新
2023-05-16
来源:西南文学网

三穗县桐林镇半溪村有这样一户家庭,四十多年来他们夫妻勤俭持家,艰苦创业遵纪守法,相互扶持,孝敬老人,尽善尽忠,温馨和睦,邻里和谐,身体力行诠释家和爱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他们就是杨万英、陈可应一家。


一、支持丈夫顾大家

杨万英是1957年出生的,1978年4月与桐林镇半溪村(小麻梨山)的陈可应成家结婚后,白天要参加集体生产队生产,晚上还要熬夜砍猪菜,做饭给一家人吃。后来她生育小孩后还要同时照顾小孩,一天事情做下来身体都快要散架了,但她半点怨言都没有。1984年,寨上群众推选陈可应当上了小组长,陈可应一门心思把精力扑在集体生产发展事业中。他基本上天天在外面做集体的事情,很少有时间回家帮助做家务。杨万英开始也很想不通,还怨陈可应不顾这个家。当她看到在陈可应的带领下,小麻梨山片区修通了进寨进户的公路,架通了山区电线,家家户户用上点电灯,后来又在全寨接通了闭路电视,每家每户都看上了电视新闻,看到了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在陈可应的带动下,小麻梨山率先在全镇开展烤烟生产,全组一年就栽种了200多亩烤烟,修烤棚24个,家家户户发展烤烟生产,一个考棚年收入有7至8千元,山区发展烤烟生产及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条件,人人都夸陈可应是好带头人。看到这些,杨万英半点怨言也没有了,她还积极支持陈可应的工作。她还对爱人说,你尽管放心在外面工作,为大家做事情,屋里的事情就放心交给我了。就这样,陈可应有了家庭幸福的港湾,有了爱人的大力支持,他踏踏实实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干好每一件事情,为集体为群众谋利益。陈可应从1984年做小组长起,在199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了1994年12月被群众推选和组织上任命,担任了半溪村党支部书记。陈可应在几十年农村工作的风风雨雨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弃家庭小事,一心一意干好党和人民的平凡而伟大事业他积极大胆地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半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年年都圆满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各方面工作都走在了桐林镇各村的前面。1996年,陈可应想办法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发动群众捐款集资的办法,筹资6万余元扩宽修建了从桐林镇新场陡寨至大麻梨山的山区公路,于1997年11月通车。1997年11月,陈可应响应三穗县政府和桐林镇发动栽种金秋梨项目的号召,第一个在全镇报名在村里开展试点工作,当年村里栽种金秋梨50亩。到1999年金秋梨挂果成熟了,村民们吃上了新鲜甜美的金秋梨,大家笑的脸上都合不了嘴。当群众尝到了甜头后,陈可应又积极带领大家扩大金秋梨栽种面积,还积极试栽锦绣黄桃等果木。1999年冬天在半溪、大麻梨山、小麻梨山栽种金秋栗380亩。2001年到2006年在村里每年都扩大栽种面积,现在全村金秋梨栽种面积已经扩大到1100亩,全部是农户家庭管理。现在全村黄桃栽种面积已经扩大到656亩。当外面的朋友们来到半溪村里,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的都是果树和花香,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2003年3月,陈可应看到村委会没有办公楼,严重影响村委会日常工作开展和组织群众学习宣传工作需要。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想办法,多次上县里找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解决,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修建村委会办公楼。在三穗县住建局的帮扶下,通过各方面积极筹资12万元,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施工建设,到当年10月份,半溪村委会250平方米的新办公楼胜利竣工。陈可应从1994年12月任村干(村支书)开始,到2021年8月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他在26年的时间里为集体为群众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群众一提起他的的时候都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说:陈可应是我们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是关心老百姓的贴心人!陈可应所在村支部、村委会先后被省、州、县等表彰奖励20余次,陈可应荣获表彰20余次,陈可应家庭还被评为“共产党员家庭”“平安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


二、持家有道人人夸

杨万英、陈可应一家互敬互爱,勤俭持家,勤奋劳动生产,从不铺张浪费,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情时,夫妻俩共同协商,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夫妻俩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有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他们这对夫妻的。

杨万英一家把小家操持的整整有条有序的同时,也用心经营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在邻里关系上,全家人善待左邻右舍,帮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他们虽然平时很忙,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们都尽力帮忙。杨万英、陈可应一家在当地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和赞誉。


三、照顾婆婆尽孝心

杨万英与陈可应在1978年成家结婚的时候,陈可应父亲过世,母亲改嫁,家里还有一个70多岁的婆婆(奶奶)。他们在一起生活,和睦相处,一家人尊老爱幼,用心用情温暖着这个家庭。陈可应凡是外出回家的时候总要买上一些水果、猪肉等孝敬年迈的婆婆。每当婆婆生病的时候,杨万英夫妻俩不管白天还是夜里,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赶路跑去新场街买药或请医生来给婆婆看病吃药,直到老人家病情好了恢复身体,他们的心才放下来。1980年正月份,婆婆生病得了肝腹水,躺在床上不能下地。杨万英一方面要照顾几个幼小的孩子,她还天天来到婆婆的床前照顾服待生病的婆婆,给婆婆喂药喂饭,帮助婆婆大小便,洗刷衣物等。在婆婆生病的日子里,陈可应到处问诊寻医,借钱给婆婆买药治病。夫妻俩辛辛苦苦服待婆婆,用心用情孝敬老人,他们关爱老人的行为大地可以做证,日月可以证明。夫妻俩就这样尽心服待婆婆半年多时间,直到老人家病世。老人家临终的时候对人们说:我的孙子、孙媳妇对我好,他们是在做好事呀,行善事呀,我死了也安心了。老人家的话感动了寨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感动了周边寨子的人们。寨上的人们都说:有人学到他们俩就好了!

杨万英夫妻俩照顾关爱婆婆的故事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与家庭导向,他们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人们的赞美。



    作者简介:四新,县机关单位公务员,省、州、县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荣昭





阅读681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