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六盘水地方文学史的创新之作 ·《脉动——明代至民国六盘水汉文学史略》简评

王华
2022-03-26
来源:西南文学网


六盘水本土作家、评论家吴学良2003年出版文学史专著——《序曲与落幕——20世纪六盘水文学概观》开启了六盘水地方文学史撰写先河之后,2020年,他与杨小天、赵开云合著的《脉动——明代至民国六盘水汉文学史略》(以下简称《史略》)的出版再一次填补了六盘水古近代文学、民国文学史空白。展卷阅读,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六盘水文学、精雅的叙事风格,带给人诸多享受和启示。该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六盘水近600年的汉文学发展轨迹与辉煌成就,是一部具有本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理论成果。可以说,这是六盘水地方文学史上的又一创新之作。读罢,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地域文学是一扇视野宽阔之窗,地方文学史应当引起更多的重视。

首先,《史略》是一部在文学史治史方法上有所追求和创新的著作。著者在《引言》中说,尽管研究六盘水文学的成果不乏少见,但对现今六盘水下辖原属地明代至民国期间汉文学的深入研究,在学术领域仍是一个空白。能就现有资料整理、形成一个文学史纲性的基础文本,让后来者于拾遗补缺中不断修正丰富,其意义不只是从文学角度纠正六盘水没有文化,或“三线文化”是六盘水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的肤浅认识,还是一项有补于世的工作。这一点表现在《史略》的撰写,就是对六盘水文学史的客观认识和充分尊重。因此,《史略》在评价文学作品时,首先肯定作家们热烈而诚挚的创作,并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客观评价了明代至民国六盘水汉文学在思想认识深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品格上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治史者对历史应有的尊重与理解。

其次,《史略》极大地彰显了地方文学史撰写的地方自信。面对复杂的研究对象,《史略》更着力于对历史疑义的探寻和剖析。著者充分考虑文学产生的具体语境,注意结合历史情境、参照文学史和作家的创作历程,来分析文学现象,总结创作和批评的得失。如对谢士章诗风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地位的评价和对《谢士章诗集》的分析,对《啖影集》和《梅花缘》的品评,对刘雪苇文艺理论的评价等都可谓是精彩、公允的一家之言。在这种立足文学本身,从生成语境考察文学的方法中,著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得到了细致地体现。

再次,著者别出心裁,在撰写《史略》的同时,认真选编了《脉动——明代至民国六盘水汉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一书作为《史略》的配套读本,该书的出版也是六盘水地域明代至民国时期汉文学选本编辑的一大创新,同样也填补了此阶段文学作品选本的空白,可以说,《作品选》和《史略》为读者认识六盘水这一时期的文学概貌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

回望历史,地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学是由丰富的地域文学构成的。虽然从全国范围看,能进入中国文学史的基本都是大作家,但地域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一个地方文学成就的形成根植于当地的文化沃土,地域文学史,具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当地的读者而言,更具亲和力、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史略》和《作品选》的出版就是对六盘水地域文学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系统地挖掘、梳理,既是对六盘水地域文学进行一次全景式的展现,又能很好地起到保护六盘水文史资料的作用。《史略》和《作品选》的面世,大大丰富了贵州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值得肯定。但地域文学史的撰写要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史料中开掘、爬梳、整理本地文学发展的历史踪迹,资料浩瀚或者有些史料一时难以寻到,难免造成遗漏,这就有待更多的有心人去拾遗补阙,不断丰富六盘水地方文学史料,让地域文学这座文化富矿发挥更多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王 华,贵州盘州人,现居六盘水市钟山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钟山区文联委员等。现为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字散见于《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作家》等报纸杂志,有诗文被选入《六盘水市2018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曾被评为六盘水市钟山区文艺界第一届“十佳文艺工作者”等。


阅读537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