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瑞操衍祥,奥区庆隆”次韵
。
汴水蕴隆,菊英吐瑞。福泽许国之疆,香散豫东之地。眺兹胜概,踞七朝之古都;懿彼清芬,呈千菊之灏气①。黄河北带以沆茫,嵩岳西屏而雄蔚。南镶周口,恰携宝域钟灵;东嵌商丘,正铺寒花凝粹。惟兹地泰兴腾,日精轩毅②。欣之铮铮玉骨,凗皑不减其华;落落风姿,芬馥犹增其媚。何负乾元之毓,淑质清泠;更彰时代之功,丰仪瑰丽。是以璨媲云霞,鸣谦君子。崇轩秀之隆高,秉凌霜之鸿懿。
嘉其百花凋瘁,惟菊挺操。誉四君而幽茂,涵五美之窈娆③。自具高华,坚贞殊胜;何妨孤寂,娇艳不妖。盖乃东风蓊郁其姿,雅襟高洁;西陆袤延其态,器抱迥超④。耐清寒而果敢,膺长寿以清标。信出上庭,娲皇之睛遂治;更怀慈宥,重九之灾乃消⑤。故尔天人所眷,通许懋昭。夫其栽美菊,继勋劳。展科研而发轸,倾宋韵之金膏⑥。两千亩菊园,得天之厚;一体化涵育,尽物之饶!
是以英达奋功,仁心派衍。天成地理之标,名列市花之冠⑦。稽其流风悠远,承北宋之蔚然;品类饶多,达千余之隆眷。遂乃盛会开,黄花灿。览珍卉于昌期,享菊城之盛宴。煌煌皎皎,朵肥美而色正纯;奕奕榛榛,型婀娜而香浪漫。若夫汴梁绿翠,丝管玲珑;秋霞露光,金奖炳焕⑧。十四尺之三色甲评,十六头之雍容倍显⑨。塔巍七米,呈嫁接之极高;壁跃九龙,博艺评之神鉴⑩。而其至盛者,何若汴菊交融,《河图》倾献⑪。千年京华之梦,倬彼九花;异代文化之根;伟兹长卷!
然则金蕊所示,岂为糜乐;匠心开务,自具徽祥。夫悠悠天地,漠漠阴阳。纵华英而无语,然物象之可量。添媚而偕行,其花无数;孤高于霜冷,惟菊可当。是以千秋骚客,莫不崇其神韵,体其轩昂。赋为隐者,三径犹存懿范,东篱自采丛芳。歌以斗士,岑参《行军》,战场傍故园之菊;黄巢《不第》,满城透冲天之香⑫。伤感幽幽,易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之瘦;黛玉纸噙夙愿,笔临蕴秀之霜⑬。美操如斯,屈公餐之高洁,钟子赋之非常⑭。誉节者,宁死而何曾落风,思肖之赞;自枯则不忍堕地,吴潜之良⑮。盛矣哉,夫其托志托情,岂从魏晋;言孤言节,隆始汉唐!
恣尔怀德冰清,奉身博奥。赏之则醉目怡神,餐之且操觚寄傲。供案头以濡染,俗骨消移;簪鬓首而祛灾,贞祥朗耀。清凉甜美,入酒则长寿之膺;明目散温,入药有疏风之效。况复精育精培,至尊至妙。昭汴菊之良优,见虔心之工巧。甘淳哉宋韵千菊,可窥杯里仙姿;晶剔乎咸平大观,何愧饮中瑰宝⑯!盖乃探《本经》之微,循《菊谱》之要⑰。涡河水上善养滋,岳家湖沃腴蕴抱。高标肇建,依生态于天然;理念创新,重发研于环保。秉仁秉德,绿色融融;奉勉奉勤,纯香杲杲!若彼品质之追求,奉行之履蹈。岂非汴菊文化之新篇,中华茶饮之大道。
如是节当重九,芬溢灵区。踏清寒而访花信,瞻俊秀以赴岳湖。金甲满城,仰菊乡之晖煜;素襟敷畅,凭胜景于康衢。爰有陈王之迹,理葺之墟。忆彼七步诞诗,建安之骨乃誉;大成早慧,八斗之才何殊⑱。虽已眠牛雅怨,犹如汴菊青癯。复有故址,东水沃观战国器骨,上仓城遗后周粮储。芜没之四城,然札文而可溯;丽妍之八景,乃通许之宴如⑲。复见效夏禹之泣辜,蜀坟乾位;引仲尼而慨叹,羽墓震隅⑳。更乃胜迹如萃,人杰焉无?夫其出拱辰于驼岭,谥懿恪而何虚。仁宗赐名,嘉状元之诚信;论事强直,引帝裾而讼疏。娄良公清介,勋若范、韩懋绩,学追伊、洛真儒。汝麟韬涵,襟抱兴邦之业;连瀛将略,峥嵘北伐之途㉑。嗟夫,莫不操如汴菊,芳著邦闾。尔今殷殷而事菊者,不亦卓卓之希贤乎!
或乃佳卉何知,德风积庆。凡者悦其福征,慧者明其化境。见乎苍春葳蕤,素商丰靘。骄阳惠而恩临,秋气腾而豪骋。亭亭兮匙瓣相鲜,澹澹兮丰神英挺。鬓沾霜融之露,探春簪诗;袖笼傲秋之风,昌硕逸兴㉒。萧萧风采,齐松竹之高坚;脉脉清贞,并梅兰之姿性。携鹊而举家合欢,与松而益寿标颖。比莲心之冰洁,月抚素襟;兼桂性而介焉,风飘旷迥。诚乃入遐心,表刚正。韬髦士以乾乾,壮精神之炳炳。光昭君子之德,杨炯吹竽;须记傲霜于枝,东坡鞭警;风霜何奈,恰陈帅之豪情;战地愈香,真润公之雄劲㉓。实乃革命精魂,滋繁民族觉醒!
于是阅芳苾,塑熙隆。汴菊搭台拓展,壮猷协作勒功。文化敷扬,匠心别具;经贸带动,胜概显融。慨其多彩,书画会而民俗演,摄影集而文艺丰。施战略于旅游,推行善政;铸品牌之特色,际遇允衷。可谓一菊引领,万方钦崇。辟民生之祥兆,襄盛世之和通。尔其生自中华,驰遐大美;徽凝天道,臻守归同。其芳浇扬无地,其瑞杳漫元穹。虽蕴奥之英,偏使安饶倍显;实民族之魄,肃和时代繁充。熠熠哉,汴菊也,即悉矣瑞操涵煦,隆庆嘉风。何不欣欣其效祉,畅畅于殷逢耶㉔!
。
注:本赋韵依词林正韵,以“瑞操衍祥,奥区庆隆”鹤顶格次韵。正文含标点1800余字。
①七朝古都:指开封,魏、梁、晋、汉、周、宋、金等七个王朝建都于此;千菊:指千菊茶庄。
②日精:菊花的别称。
③四君:菊花与梅兰竹有四君子之称;五美:《御览》中载菊有五美,即“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④西陆:指秋季。
⑤上庭:指天庭,传说女娲眼睛有疾,其子有熊从天庭偷了菊花为娲皇医治。
⑥指开封宋韵千菊园培育的宋韵千菊茶,选取宋代《菊谱》中记载的金膏水碧。
⑦汴菊是河南省开封市市花,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⑧汴梁绿翠:汴菊中栽培最佳品种菊,多次获奖,是名贵品种中的上品。;秋霞露光:造型最好盆景菊,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金奖。
⑨十四尺:指直径最大的三色大立菊,直径4.65米,花1600朵。经过国际评委的严格评比,这株三色大立菊获得了99年10月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最高奖,更进一步确立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地位;十六头:指花朵最多的十六头菊,2000年中国开封菊花花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菊花栽培形式,即十六头菊,全国菊花界属首创。
⑩塔巍七米: 最高的塔菊,2010年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暨中国开封第二十八届菊花花会上的塔菊展区中,高达7.1米,15层,六角宝塔形状,在此届菊花花会的塔菊评比中,这株最高的塔菊被评为一等奖; 九龙:用菊花制成九龙壁,在1992年无锡第四届全国菊展和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开封又先后参展了两组菊花九龙壁,被国际园艺评委,一致同意授予世博会最高奖。
⑪《河图》:指最长菊景《清明上河图》。
⑫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中有:“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之句;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中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⑬易安:即李清照,其词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黛玉:即林黛玉,其咏菊有“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之句。
⑭屈公:指屈原;钟子:指三国时著名书画家锺繇的儿子锺会写过一篇名为《菊花赋》。
⑮思肖:即宋代郑思肖,其《寒菊》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之句;吴潜:宋吴潜有诗写菊“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⑯宋韵千菊、咸平大观是宋韵千菊园的两大品牌。
⑰《本经》:指《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菊谱》:宋刘蒙的《菊谱》,首部菊艺之传书。
⑱理葺之墟:指曹植墓;建安之骨:钟嵘指曹植建安文学中的骨干;大成早慧: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认为:"古今人才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斯二者,独魏陈思(即曹植);八斗之才: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过一句流行语:"天下人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被称为"八斗之才”。
⑲东水沃:指通许县战国时期的东水沃遗址;上仓城:通许县后周时期的上仓城遗址;芜没之四城:指从春秋至秦,通许境内曾建有牛首城(春秋郑邑,在县城东北)、石仓城(郑庄公筑此城积仓粟,在开封东南,县城西)、斗城(春秋时郑地,在县城东北10余公里处)、裘氏城(秦邑,在县东3公里苗岗一带)。这四处遗址,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今均已无遗存;八景:指通许八景,据载有羽墓春云、寇坟秋雨、柏岗晚渡、双沟夜柝、蜀坟秋风、上仓雪霁、鸑鷟晴岚、练城晚照。
⑳蜀坟:指孟昶的坟,宋太祖说其效法“夏禹泣辜”;乾位:指西北方,八卦中乾代表西北方向;羽墓:之子羽墓,因其貌丑,被孔子拒学,孔子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震隅:指东方,八卦中震代表东面方向。
㉑拱辰:即王拱辰,宋仁宗赐号“诚信状元”;娄良:著名的清廉官,于文于武都有建树。其铭曰:娄公的学问追溯伊洛(程、朱)的渊源,他建立了象韩琦、范仲淹那样的功绩;汝麟:即胡汝麟;连瀛:指候连瀛。都是通许著名人物。
㉒探春:红楼梦中探春,她的《簪菊》诗中“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将菊花拟人化;昌硕:即吴昌硕,国画家,画有菊花图。
㉓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其的《庭菊赋并序》开始颂菊有“君子之德”,序中自谦“吹竽”;东坡:即苏东坡,其《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的鞭警;陈帅:指陈毅元帅,其《秋菊诗》中写道:“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润公:指毛泽东主席,字润之,因称。其《采桑子重阳》中有“战地黄花分外香”之句。
㉔殷逢:即逢殷。殷,意为富裕。逢殷指太平盛世。见 唐 王建 《上李吉甫相公》诗:“圣朝齐贺説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
【作者简介】杨金卫:陕西宝鸡人。网名龙尾巴。荀社会员。宝鸡市诗联协会会员。喜诗联,尤好辞赋。多次在参加全国辞赋征文中获奖。部分作品在《中华辞赋》等期刊发表。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