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望 深情的馈赠 ——读蔡丽玲老师文集《耋年拾光》有感

刘红娅
2025-10-28
来源:西南文学网


生命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有些人便是那河床上温柔而坚定的光,照亮流水,也照亮两岸。曾任教于贵州财经大学的蔡丽玲老师,就是我心中的一束光。

蔡老师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教龄和党龄的退休教授。在职期间,她不仅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成绩斐然。2022年,她爱岗敬业,车祸后仍带伤坚持到校给学生上课的事迹还被搬上话剧舞台,广为传扬。

晚年的蔡老师,尽管身患多种疾病,做过多次手术,可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姿态,始终坚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始终坚持阅读和写作。在陆续出版《杏坛拾往》、《晚秋叠影》、《暮霞疏影》三本文集之后,仍笔耕不辍,以八十三岁高龄推出新作《耋年拾光》。

当我满怀敬意阅读蔡老师馈赠给我的新书《耋年拾光》,我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蔡老师对过去岁月的温暖的回望,是她深情馈赠给自己以及亲朋好友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全书分为五辑,如五弦琴,每一弦都拨动心音。

第一辑“以文会友”,是笔墨相逢的知音录。她读友人著作,如与老友灯下对谈。她为友人著作写的评论,不只是评论,更是以心映心,以文暖文。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试探《百年默契》的艺术细节与回望能力》;《文中见人的兰心——走进兰心涟漪的视界》;《为玉莲文集说上几句》、《奋楫扬帆启新程——为《瞬间的永恒》点赞》等,无不展现出她敏锐的文学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以文字为桥梁,与友人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在文学的世界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评论不仅是对友人作品的赏析,更是蔡老师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让我们看到了她在文学领域的深耕与执着。

第二辑“以事抒怀”,是她以文字为舟,渡往事的河。《这照片、这歌声》《我演兄妹开荒》《初为人师》、《活着真好》、《师爱无价》、《老蔡家的烟火气》、《在女儿家当“三好生”》……每一篇都是时光的切片,每一件往事都饱含着她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与亲友的热爱。这些文字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心间,滋润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三辑“以用收纳”,收录她写给家人的书信、不同场合的讲话与主持词。这些文字承载着她对家人和亲友的关爱与期望,记录着她在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无论是书信《路在脚下——给升高二的千千》、《给三女儿提个醒》、还是《活好当下——大学同学会上的发言》、《相逢如初见——七三届乌当中学学生毕业50周年聚会上的讲话》、《大学毕业60周年庆典联欢会主持词》都充满了温情与智慧,让人感受到蔡老师那颗细腻而又坚强的心。她用文字传递着爱与温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家人和身边的人,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第四辑“以谊抬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回声。既有专家、学者读蔡老师文集后写的精彩评论:如《生命的本色与璀璨》,也有同事财经大学退休教授、贵州省写作学会现任会长游来林写蔡老师的纪实散文《山涧清泉》,以及萍水相逢的中学老师付志琼的散文《岁月深处的温情》,更多的是众多亲朋好友阅读蔡老师文章后在微信上给他的留言。这一部分让我们看到了蔡老师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她的作品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读者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读者们对她的喜爱与赞美,不仅仅是对她作品的认可,更是对她高尚人格的敬仰。

第五辑“以瞬留恒”,是影像的诗篇。一张张照片,按亲、家、伴、戚、友、会、生、览、游,分类呈现。这些照片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时光的记忆之门,让我们看到了蔡老师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与家人朋友的合影,则展现了她生活中的温暖与幸福。无论是单人照还是合影,她的微笑始终如一——从容、宽厚、自带光芒。这些照片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留念,更是蔡老师人生旅程的珍贵见证。这些被定格的瞬间已成为她文字之外另一种永恒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

“文如其人”。这五辑内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蔡老师的一生,也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透过文字和影像,我们看到了蔡老师高贵的灵魂和高尚的品质,她的坚韧、乐观、大爱、谦逊与优雅,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刘红娅(左三)与蔡老师(左四)等合影


蔡老师是一位内心强大之人。晚年的她,病魔缠身,可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如她书中自序所言“向死争生仍从容”。她的这种精神,让我想起了尼采的那句话:“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蔡老师在面对病魔时的从容与坚强,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前行。

蔡老师是一位胸怀大爱之人。不管是对待她的学生,还是家人、亲友,甚至是萍水相逢的有缘人,她都会给予关心、爱护、鼓励、帮助。十多年来,我组织、策划、主持过许多场读书会、文艺活动,大型宴会。但凡有蔡老师参加的,活动结束后,都会对我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她的话语如春风拂面,她的每一次鼓励,都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心间,让我深受感动,并化作我继续学习的动力。

蔡老师也是一位虚怀若谷之人。她知识渊博、著作颇丰,可无论在文字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她都表现得非常谦逊、谦和。与她交流时,你会发现她总是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她从不以自己的成就自居,而是不断地学习、进步,追求更高的境界。她的这种谦逊品质,让我想起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蔡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终生学习的榜样。



蔡老师还是一位温婉优雅的人。无论是参加省写作学会的会议、还是各种文艺活动,无论是应邀出席哪种宴会,还是省内外旅游采风,她都是衣着得体,举止优雅,面带微笑。和她聊天时,也总是轻言细语让人如沐春风。她的优雅气质如同兰花般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陶醉其中。即便是重病调养期间,她的每一个举止、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与淡定,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她身边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而温馨。

蔡老师将自己的一生,收纳进四本文集里。这些文集既是她真实人生的缩影,也是她馈赠给广大读者的精神财富。

我将永远以蔡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同时,衷心祝愿蔡老师的精神如同一束永不熄灭的火焰,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更多人勇敢追寻生命的璀璨!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10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