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漫漫的求学生涯中,邂逅过众多良师益友,然而,有三位老师深深镶嵌在我的记忆里,令我难以忘怀,他们的教诲更是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我的人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钟老师,是我县城中学时代的语文引路人。他身姿挺拔,面容上点缀着些许俏皮的小麻点,双眸总是含笑盈盈。身着那件质朴的蓝色外套,更显其独特气质。作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他授课方式别具一格,常围绕课文内容讲述精彩纷呈的故事,并巧妙设问,激发我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正是这种不拘传统的教学风格,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在写作道路上取得些许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得有一天,钟老师将一本崭新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递至我手中,轻声说道:“拿着看吧,这是老师送你的礼物。”我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桌上,目光被它散发的书香所吸引,抬眼望向老师那满是期许的笑容,心中却满是疑惑。见状,钟老师微笑着解释:“听闻你四处找寻此书,我在市里书店偶然遇见,便立刻买下了。”听闻此言,我心中暗喜,如同获得了稀世珍宝。彼时彼刻,这份礼物在我眼中胜过世间一切,毕竟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份他人馈赠的礼物。
在钟老师的悉心启蒙下,初中三载,我沉醉于文学的魅力之中,开始尝试业余创作,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见诸报端,内心便涌起对钟老师的无尽感激之情。
另一位令我铭记于心的是高一时期的班主任——倪老师。他身材适中,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透着一股儒雅亲和之气。身为化学教师,即便已培养出多届优秀毕业生,但他仍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每次上课前都会精心备课,课堂讲解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
倪老师善于运用多样的方法传授知识,同时注重引导我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次,几位同学前往他的办公室请教问题,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喝水。期间,一位同学倒水时随手将保温瓶塞放在桌上,倪老师幽默地提醒:“这可是违反操作规程啦!”原来,在化学实验中取药品时,瓶塞应取出后反放在实验台上。这句玩笑话引得大家会心一笑,也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学时光紧张而艰辛,大多数同学都是首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倪老师便成了我们最亲近的人。他对我们的生活关怀备至,每晚熄灯铃响过后,总会不辞辛劳地巡视寝室。那时宿舍拥挤不堪,十几个同学共处一室,他却从不厌烦地劝说那些挑灯夜战的同学早些休息。寒冬腊月,他还不忘为睡姿不佳的同学掖好被子,将伸出被外的手脚轻轻放回被窝……这些点滴细节,无不彰显着他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
或许,学识渊博如钟老师、待人真诚似倪老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与铭记,但严厉的老师同样能以独特的方式走进学 生的心底,只要他们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应有的尊重。吕老师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师。其实,她并非刻板苛刻之人,只是平日里总是神情严肃,给人一种不易亲近的印象,尽管她年轻且容貌秀丽。
吕老师担任高一的英语教学工作。起初,因她缺乏温柔婉约的气质,加之态度较为严厉,在我看来不过是位平凡的教师而已。带着这样的偏见,我开始观察她的一举一动。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那时的我个性倔强,虽嘴上不愿承认,但事实的确如此。
一次,我与同学发生争执并动起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我的固执己见。事后,吕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严厉批评,而我当时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是内心的良知被唤醒,又或许是老师严肃背后的真诚触动了我,在一次作文中,我坦诚地承认了自己在那次打架中的过错,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并向老师表达了歉意。
当她读到这篇作文时,深受感动,不仅在班会上宣读了我的文章,还对我的自我批评给予了高度评价。更为难得的是,她自费购买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送给我作为鼓励。这份礼物虽轻,却承载着无尽的情谊与期望,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如今想来,一位老师想要让学生记住自己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给予学生尊重与平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友善,将他们视为朋友。
回首往昔,我深感自己的人生无比幸运,能够遇到钟老师、倪老师和吕老师这样的恩师。岁月流转,许多往事已渐渐模糊,但对恩师们的感激之情却愈发浓烈……
难忘那把刻着师爱的戒尺
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恩师手中的那把戒尺,常常如梦幻般在我脑海中浮现。不知多少回,我在梦境里重回校园,眼前依旧是那熟悉的场景:老师身姿挺拔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两鬓已染霜华,却精神抖擞,手中紧握的戒尺,泛着清冷而威严的光芒。
遥想小学时光,彼时的我们恰似未经墨染的素笺,懵懂地开启求学之旅。虽年纪尚幼,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极为严苛,那把戒尺宛如无声的警钟,时刻叩问着我们的言行举止,告诫我们何事当为、何事不可为。
戒尺,作为那个年代教师常用的教具,承载着我整个学生时代的回忆。初识戒尺之威,是在课堂之上。老师一声“大家请安静”,紧接着便是戒尺敲击桌面发出的清脆声响,如洪钟大吕般震人心弦。闻声之下,我们赶忙规规矩矩坐好,双手整齐地放在身前,全神贯注地听讲,深怕那戒尺会落到自己身上。
每当有同学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时,老师的目光便如锐利的老鹰般紧紧锁定目标,随后轻轻摇晃手中的戒尺,似在无声地发出警示。这般举动,往往能让捣乱的同学面红耳赤,立刻端正坐姿,专心投入学习。
犹记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贪玩成性,不仅自己做小动作、传纸条,还与同桌窃窃私语,甚至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抛诸脑后。课间休息时,老师将我唤至办公室,循循善诱地教导我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或许那次只是一次温和的警告,可惜我未能引以为戒,没过几天又重蹈覆辙。
那一天上课,我心思游离,完全没跟上老师的节奏。当老师走到我身边询问刚才所讲内容时,正发呆的我茫然无措,大脑一片空白。老师满脸愠色,像往常一样手持戒尺,在我的身旁缓缓踱步。那一刻,我羞赧至极,仿佛感受到全班同学投来的异样目光。万般无奈之下,我鼓起勇气承认自己走神了,并主动伸出双手,甘愿接受惩罚。老师沉默片刻后,高举戒尺,问我是否准备就绪。
我紧闭双眼,咬紧牙关,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疼痛,暗自发誓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手中的戒尺只是轻柔地落下,随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内心的觉悟远比肉体的疼痛更为重要。”他还郑重警告我,若再有下次,定不会如此轻饶。正是从那一刻起,这把戒尺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我坚守人生准则的精神标尺。
如今,我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可心中那把无形的戒尺始终高悬。每当面临诱惑之时,它便会适时落下,提醒我保持清醒。回首过往,我由衷感激老师当年的那把戒尺,是它让我心怀敬畏;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那次羞愧的经历,它们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使我得以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每每念及那些在成长道路上对我“施以戒律”的老师,感恩之情便涌上心头。感谢他们的悉心栽培、精心指引,让我感受到师恩如海般浩瀚无垠,师情似山般巍峨厚重。值此特殊之际,衷心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安康、福寿绵长,桃李满天下!感恩有您,伴我成长;节日快乐,幸福常伴!
作者简介:梁征,湖北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609家刊物发表作品5000余篇(首),作品入选多种选本。43次在全国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
(编辑审核:陈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