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继贤||为文执着勤奋 为人实在真诚 ——江跃华老师印象

谭继贤
2025-09-17
来源:西南文学网


有幸参加江跃华老师的新书发布会,深感荣幸。如同他之前出版的三部力作《耀华文集》、《耀华作品集》、《耀华文选》一样,这次推出的新作散文集《六广河琐忆》、散文诗《四川行》中的若干篇章,在散篇时便拜读过。现编辑成册集中看阅,更感快意多多,如饮佳酿。兼之聆听了在座老师们的中肯评价,尤觉深得启迪,获益匪浅。

与跃华老师结识已经有10多年了,是在贵州散文学会这个和谐文学团体里相识相知的。

跃华是2013年加入的,本人比他早进去了一年。他入会时,我已经是学会理事。不过十年光景,跃华便“嗖嗖嗖”的有了长足进步。由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直至现今成为副会长。本人升为常务理事后,则原地踏步至今。可谓高下立见。

跃华有着如此神速进步,自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的文品与人品,两者都得到了文友们的首肯。就如笔者此文标题所说的那样:

为文执着勤奋,为人实在真诚。

容当从容道来。

跃华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从事创作的。

40余年寒来暑往的辛勤笔耕,共计在全国9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稿件6000多篇(条),文艺稿件800多篇(首)

作品基调充满了正能量:讴歌时代变化,赞美山河多姿,歌颂人间真诚,弘扬大爱情怀。获取奖项过百,奖状40多张,证书60余个。真是了不起!



1978年,21岁的跃华便在这年的524日的《贵州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调查报告《民主理财合心意 生产搞得飞起来》。2700多字。贵州日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面向全国发行。能够在上面发表文章,且是大篇幅长文,多大的荣光,也是多大的不容易见出了功力。

跃华不仅在新闻写作上使劲,也在文学创作上发力。

早在1985年,尚在家乡修文工作的年青跃华,经细致入微的游览与观察,深深感怀家乡的发展变化、山水美景,激情洋溢写出了散文《瑰丽的六广七峡》、《琳琅满目多缤洞》,投递到贵州日报《娄山关》文艺副刊。未几,便又给了年轻的跃华一个大惊喜:两篇均被采用,《瑰丽的六广七峡》赫然位列副刊头条。

《娄山关》副刊,每周才出一期,对稿件质量要求极高。好些投稿文友每每铩羽而归,终其一生没有问津过这一栏目的文友大有人在。本人亦曾作过尝试,一次未中。

有着如此收获,自然是付出了不少艰辛与努力的,这方面,凡是舞文弄墨者,都是深有体会的,无需多说。

跃华经了几十年的奋发努力,终于圆了记者梦、作家梦。为了争取到这沉甸甸的两个证,跃华进军省城,艰苦奋斗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在省城简陋的出租屋里,跃华度过了若干个挑灯笔耕或阅读的不眠之夜。寒冬时的呵手跺脚捂被窝,炎夏时的挥汗如雨跑采访。为赶在截稿时间前更深夜静疾步街头,将稿件投进路边邮箱、邮筒······



一个偏僻山乡的农家子弟,纯纯粹粹草根一个,没有进过高等学府,没有受过系统教育,靠着识者指点、高人引荐,紧握一支笔,偷师学艺、执着追求、钻研揣摩,艰辛实践,终在文界挣得一席之地,圆了记者梦,圆了作家梦,气定心闲步入文学艺术殿堂。

如此的精气神,见出了跃华的功力淬炼,更见证了他的不懈付出。他能够不断推出新作新书,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跃华能够很快成为一个文学团体的骨干,文学素养出众当然是重要原因,但并不仅仅如此。他在其它文学团体里也担任有骨干职务,原因何在?不得而知。在贵州散文学会与他相处了10多年,却是有着发言权的。

偌大的贵州散文学会,在册会员七八百人,藏龙卧虎、才高学富者众多,中作协会员不乏,省作协会员多有,专业资质的、著书立说、扬名立万的佼佼者,颇不鲜见。可以说能够与跃华比肩甚至强于他的文友,10个手指头绝对可以弯曲好几个来回。

但有的方面,恐怕就不是所有的文友做得到和做得好的了。

这就有必要提到了跃华的另一个特点:

为人实在真诚。

乐于奉献,不讲回报,做人重集体荣誉感,干事无份内份外心,与文友处处体现亲和力,对外界时时释放大情怀作为学会骨干成员跃华是力求以这些准则为指南的。文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会对这样的人产生喜欢和信赖的情感,他能很快成为学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就是自然和必然的了。



贵州散文学会经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社会影响日增,在省内创作基地挂牌已达20处,涵盖市、县、镇、村等等领域。这是学会积极组织和开展有效工作的结果,中间也有着核心成员之一的跃华的突出贡献。仅仅在修文,跃华就精心组织了六次走镇下村采风活动。由于工作到位,准备充分,都取得圆满成功

跃华还多次向外捐赠书籍数百本,值价4万多元。举凡采风地、挂牌地、开年会地、院校、农家书屋及多处青少年老年阅览室等等,都留下了他的拳拳心意。

捐书之余,还捐赠现金。

跃华的出生地——修文县六广镇广城村成立老年大学,一个小山村竟有如此大举,见证了时代的伟大变化。跃华闻讯欣喜无限,亲临祝贺,并捐书120本,价值8000多元;还捐赠善款500元,同往的其弟江跃才受乃兄感染,亦捐了500元。

因此,与跃华相处,感觉轻松、随意,无须瞻前顾后。

跃华作为一个文友,够味,值得交往。作为一个团体的核心成员,够格,值得信赖。



【作者简介】谭继贤, 男, 遵义市人,从事过记者、编辑工作。在《山花》、《贵州日报》,《贵阳晚报》、《遵义晚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劳动时报》、《安顺报》、《北京信息早报》、《尚未文化》等发表过散文、小说、文学评论、随笔、杂文等|。著有公开出版散文、随笔合集《自珍集》。现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清镇市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3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