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刚,一九八四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书、文职干部、广州军区军乐团萨克斯演奏员。在部队期间多次完成了国家、省、市各类大型演奏与演出任务,并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现任中国建材集团贵州思南西南水泥项目负责人。回首过往,他响应号召从军报国,大力弘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英勇奋战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无私奉献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自改革转隶以来,他戎装虽改,初心永在,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用铁血丹心书写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晕染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感人画卷和职业底色。——题记
木棉开南国,疑迷不是春。这是欧阳刚初见木棉时的心境。一九八四年以前他对于木棉花的印象只是朦胧中的词语——并简单的与家乡熟悉的棉花相关联,一种近似棉花的植物而已。当时他并不知道世上竟有这般红艳高洁的红花。及至从军以后才知道其冠如梧桐,并高过茅盾礼赞下北方的白杨树。
初识木棉是在一九八六年正月军乐团排练期间。当时他所在军乐团有个部队俱乐部大礼堂,礼堂前面空旷的平台是他们乐团排练的主要场所,因为地势较高所以周边环境一览无余。其时在训练场的东南方向靠近团部的院子里有一株参天的大树,树干挺直,枝条稀疏。却挂满了红似焰火的花朵。其花状若百合,却比百合开得张扬,也比凤梨花开得更显妖娆。尤其此树树干高大花色炫目又似贵妇显得高冷不易被人接近,像极了周敦颐笔下“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关于赏莲的心境。经战友介绍,才平生第一次认识了木棉。因为广东木棉花开时在元宵节前后,他刚从寒冷的湖南初入夏天般的南国,其时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有一种恍惚如世外的感觉:木棉开南国,疑迷不是春。
在军乐团生活和工作期间,他见证了这棵木棉树的花开花谢。有时候他会借机跑到树下亲身感受一下与木棉近距离接触的感受。木棉花哪怕是凋落也有久不枯萎的特性,又因花色红艳被喻为英雄的鲜血又名英雄花。作为一个湖南人在南国木棉树下捡拾凋谢的木棉花在手会有一种既亲近又遥远的感觉。
南国别梦恋红棉,铁汉柔肠思盛年;岁月添重望乡苦,犹恨生身未江南。一九八七年底,军乐团参加完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音乐演奏后,营房进行了搬迁,他与木棉就此别过。就如结束了激情火热的新兵生涯既怀念又不舍。也如同在一起生活过几年的战友突然别过会有无法释怀的伤感一样。有时候也会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此生有一段时光曾经如木棉花般绽放,庆幸自己与战友一起感受过一段火热的青春岁月,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训练场上的甘苦荣辱,木棉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品质已经牢牢的刻在他的心里。
部队生活美好而难忘,它根植在军人的心中,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工作了整整七个年头,1990年5月从部队转业到贵州水钢集团工会艺术团工作了9年,开启“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精彩人生路。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欧阳刚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牢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秉承的就是“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他奋力拼搏、开拓进取,阔步行进在人生新的征途上。
念兹在兹,一枝一叶总关情。1991年,他亲自策划和筹建成立了水钢职工艺术团(下设乐队、舞蹈队、歌咏队),深受职工欢迎,每逢节日、公司职代会、上级领导到水钢调研考察等都要做专场文艺演出,曾多次代表省冶金系统参加贵州省的职工文艺汇演并获奖。1993年,在省总工会礼堂为省主要领导做了专场汇报演出,受到省主要领导的接见和高度好评。同时为水钢各单位培养了一大批文艺骨干,提高了水钢职工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他充分发挥自己在部队的专业,通过选拔队员,经三个月手把手地教,为水钢培养和组建了一支80多人的职工军乐团,多次为市、县、区及水钢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担任演奏。
1994年,他受六盘水市煤气公司领导的邀请,为该公司培养和组建了一支50人女子军乐队,经过严格的训练,达到了较高的演奏水平,深受市各级领导、市民及职工的欢迎和好评,为六盘水市的各种会议、庆典与文艺演出作出了贡献。在水钢工会工作期间,他撰写的论文两次获得六盘水市和水钢集团《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论文一等奖。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为《水钢报》撰写稿件。
2000年至2004年,他担任水钢集团耐火材料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带领30多名职工到武钢培训学习三个月,为公司活性石灰车间的成立储备了人才,其中一名职工当上了贵州省的劳动模范。2002年,受水钢党委组织部的委派,到贵阳建材机械公司开展为期2年的挂职帮扶工作,做出了较好的经营管理工作业绩,得到了水钢集团公司领导、党委组织部的高度好评,《水钢报》做了专访与报道,他当年评为优秀管理工作者。
正当欧阳刚在水钢集团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水钢集团改制大幕徐徐拉开。2014年他竞聘到中国建材集团贵州正安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工作,他坚持“不负盛世、不负韶华、不负事业”的主人翁意识,在危难关头冲锋在前,在强基谋远中勇挑重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忘我工作。公司建设前期,他亲自跑项目的批文,因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对新建水泥项目管控很严,要拿到省厅的建设批文难度很大。他一方面是积极向正安县、遵义市主要领导汇报项目建设规模及效益情况,另一方面加强与县市工信部门的沟通,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经过半年的艰辛努力,按照国家对水泥产能减量置换的政策,最终贵州省工信厅同意他提出的关停贵州瑞溪水泥和遵义恒聚水泥两家水泥厂,将两家水泥厂的产能减量置换到正安,在正安建设一条智能化、环保节能型的现代化水泥厂,获得了省厅的正式批文。接着他主持办理了公司注册、项目环评、林地、节能、水文地质、水土保持、安全“三同时”等40多项权证手续,为项目合规化建设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为了项目环评报告的批复,必须将遵义恒聚水泥公司的排污指标调剂到正安西南水泥公司,为了这项工作,他早出晚归,连续8天跑遵义播州区政府、播州区生态环境局和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协调,他的工作精神和坚守打动了遵义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办理了排污指标调剂手续,保证了项目环评报告通过省环保厅的批复。正安西南水泥建设项目,需要建设一条5公里长的皮带输送廊道,中间需跨过贵州芙蓉江,为了跨江,对设计方案省水利厅不同意,经多次汇报与沟通,修改方案,最终才获批复,同意跨江建桥。工作的难度、工作的艰辛与付出前所未有。
正安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6月建成点火投产。经过一年半的指挥调度、科学安排,在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与紧张建设下,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厂耸立在美丽的芙蓉江上,是当前全国水泥行业最现代化、最智能化、最环保的水泥企业。每年将为当地政府贡献1个亿以上的税收,解决200余当地群众就业。
在上级组织的关心与信任下,欧阳刚于2022年3月到贵州思南西南水泥任职,负责思南项目建设工作,将在思南建设一条现代化的水泥新线,为思南当地经济的发展再作贡献。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欧阳刚这个退役军人新工作的壮阔画卷正如含苞待放的木棉花徐徐展开……
作者简介:赵平湘,男,汉族,系六盘水市水城区老鹰山街道老鹰山小学教师。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六盘水市钟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六盘水市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六盘水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水城县作家协会理事,水城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翔鹰》文学社主编。
(编辑审核:陈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