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本土作家许雯丽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扎根于中国凉都六盘水的文化土壤,用文化自信的情怀,行走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散文形式创作出带有浓厚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胜境凉都》一书。这部散文集以详实的史料信息、宏阔的历史构架、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自由表达,倾注了作者对家乡六盘水这片土地的热爱,用智慧与温润的语言,抒写了六盘水的自然风光与文韵之美,展现了地方文化自信。
从古至今,这方地域划分如盘江水,弯弯绕绕,盘根错节。历史上,这里曾分属于安顺、毕节、兴义,直至一九七八年成立六盘水市,在这片神秘之地,汇聚八方智慧,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作家在《胜境凉都》一书中,用文学的笔触,以盘江为主线,将其脉络梳理清晰,为我们了解这片神秘土地提供了哲思与浪漫。历史上,这里地处西南边陲,曾因为山高险峻,江河纵横,交通不变,被史学家称为蛮荒之地,其政治、经济、文化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长期禁锢在封闭之地,木讷、缺乏自信。然而,在阅读《胜境凉都》后,读者可以见到这片土地的神奇与壮美。作家笔下的盘江、盘县古城、荷城、韭菜坪、天马山、碧云洞、丹霞山、盘江高家渡口、玉舍森林公园、牂牁湖、打铁关、十里坪、妥乐村、格知村之胜境令我震撼;眼前飞扬着的夜郎王、唐蒙、邓载馨、王显荣、张重山、龚燧荣、张道藩等这些鲜活的面容,六盘水本地人大多都会有些熟悉,但又多半只是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勾勒与回望,或对史实的考究与探秘,或对古迹的描述与怀想,于字里行间娓娓道来,把这些事和景、人和物的缘由、过往、当下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说,这部集子也彰显了作家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深厚学养,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厚度。
而今,六盘水经济突飞猛进,实现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生态绿都”的精彩蝶变,已成为知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但是,在很多大众的头脑里,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方面还是知之甚少,大多只知道有“三线文化”,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知,《胜境凉都》一书,细致梳理了六盘水历史发展脉络,共分为五章五十四篇共计十二万余字,从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的发掘,到水城硝灰洞中的水城人、六枝桃花洞里的桃花洞人的出现,再到夜郎王国遗址、宫廷编钟、夜郎与汉朝和南越的交往,又到盘县古城、水城古城、盘县书院、水城凤池书院、六枝书院……一路理顺过来,六盘水历史,铿锵前行,浩荡至今,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辨。从这清晰的脉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历史悠久,是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这里便拉开了文明的序幕,且延续至今,文明的种子一直不停地播撒在我们的脚下。这本书对六盘水历史脉络的梳理,让我们更为坚信,中国凉都六盘水是一块文明沃土,并不是一直以来外界带着偏见而认为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胜境凉都》中,读者还可以看到一座天然的博物馆,不仅陈列着华夏的源头文化,还保存着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千年碰撞,既而又与“三线”文化相交融,塑造出凉都神秘而厚重的地域文化。这部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来源于历史考证与实地观察而获取的素材,然后通过新视觉立意,给读者出其不意的新思考,文字或叙述描写、或抒情议论,收发由心,行云流水。读《胜境凉都》,让人感到作家的行走是那么的缥缈与孤独,但又是那么的自信与强大,其自信当然来自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没有爱,是无法坚持的。在作者深入秘境去探究大山深处的民族文化过程中,却意外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而脍炙人口的篇章。作者不仅描写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非遗技艺、饮食风俗等文化现象,而且,着力从这些文化现象中,表现其神秘性。比如,她利用周末时间赴六枝长角苗寨采访创作的《寻找长角苗》一文,曾被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广角》以彩照大幅刊登。采访中,作者发现了这里没有文字与书籍,但从挂在苗家土墙上的一根竹子的刻痕上发现了惊天的秘密,这是远古“刻竹记事”的活化石。那天夜晚,苗寨的油灯朦胧,作家许雯丽被高寒天气冻得浑身瑟瑟发抖,回家就病倒,恍恍惚惚,高烧发到四十度,但她为这一发现感到兴奋,竟然忘记生病,立即写完此文。在创作《仡佬族的吃新节》一文时,从仡佬族的祭拜神树,想到孔子的:“断一树,杀一兽,以其时,非孝也。”意思是说,乱砍砍一棵树,春天杀一只野兽,就是不孝。在写夜郎本土民族即仡佬族风俗的过程中,作家不相信仡佬族没有文字,一路刨根问底,终于在遵义的中国仡佬第一乡,找到了仡佬族的文字以及真正的夜郎文化,夜郎本土民族即仡佬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汉武帝时期,百越人战败逃到贵州西部,土著仡佬族将耕地让给了布依族,原因是当时的布依族掌握了更加先进的农耕技术。……布依族为了感恩,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先让仡佬人尝新,就成了一个节日——吃新节。在三天的节日里,仡佬族站在田埂上,伸手为界,顺着田坎走一圈,收割的稻谷,仡佬族就带回家,舂出新米,杀牛、杀公鸡,一切准备好后,就用手抓祭品撒到地上,祭祀天地、祖先、神树。”可以说,追根溯源,是六盘水女作家许雯丽散文中的一大亮点。许雯丽在当时的水城县挂职期间,去参加南开苗族跳花节途中,汽车爆胎了,司机迷信说是她八字太硬把轮胎坐爆了,把她扔在半道上,她只得从容地在尘埃飞扬的路旁继续招手打车。历尽艰辛,但她却从不抱怨,在《芦笙悠扬绕花树》写出了洪荒的细节:“跳花节,是苗族的情人节。苗族的男人们喝酒就如同喝茶,……农历的二月十五这天,方圆百里的男女老幼倾巢出动,……花场的中央,有一个圣坛,圣坛中央是一棵花树。……有意中人的姑娘跟着小伙子回家住三天,再回娘家。没有意中人的姑娘则“喊歌”,以发泄内心的失意与痛苦。幸运的姑娘回到娘家,小伙子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彩礼是一桩三股绳或者一桩五股绳。也许是因为苗族没有文字,他们用刻竹、结绳记事的方式计数,才出现这样的说法,一桩三股绳,就是一头牛,三只羊的意思。…… ”树,在苗族人心中很神圣,没有树就没有爱情,在许雯丽的散文中,可以窥探出生生不息的民族魂与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在作家笔下,就连烙锅、枸酱这些独特的饮食习惯中,也潜藏着民族生存的智慧。在《夜郎一锅容天下》这篇散文中,不仅仅时看到美食,而是看到历史,看到逆境中的生存智慧:“到了老城,在狭小的街巷里,摆满了老城烙锅。热气腾腾,香味浓浓,场面十分壮观,有近二百口烙锅,集中在一条街上,有近二百口烙锅,散落在老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大桌人围着一口烙锅,往里加上香喷喷的菜油,将土豆、臭豆腐倒进锅里,清淡了,人们又往锅里加进牛肉、猪肉、羊肉、鸡杂、鸡皮;觉得还没有吃够,往锅里又加山珍:蘑菇、鸡;又加海味:虾、带鱼、鱿鱼、鲤鱼;吃油腻了,加蔬菜:韭菜、卷心菜、芹菜、黄瓜、南瓜;野菜营养丰富,往锅里加灰灰菜、荠菜、蒿蒿菜;有人又要吃煎鸡蛋、黄粑、饵块粑。这么多的食品尽可在一锅里表演着富足与殷实的生活,满足人的欲望。烙锅店里还有怪噜饭、酸汤饭、米豆腐、汤圆,人们可以各取所需。真是一锅容天下!”历经战乱的民族,用废瓦片发明了烙锅,这也反映出生存的智慧。六盘水苗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的文化隐含着大量的华夏原始文化基因,极具原初意义和神秘属性。阅读《胜境凉都》,更像是在天然博物馆中,一一揭开凉都文化神秘的面纱,露出真容,令人惊叹。
《胜境凉都》将文学创作的地理坐标,始终锁定于凉都六盘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以盘江流域为轴线,或点线面结合,或从一个侧面扫描六盘水的某个胜境地域。通过系列散文的相互参照和补充,将有关六盘水古往今来的信息呈系列地传递出来,形成叠加、交叉、累积的立体效应,藉此,六盘水的地域特色和文学形象逐渐清晰、丰满起来,在文学的愉悦中,开启人们对其的认知。许雯丽并不是历史学家亦非考古学家,而是一个机智而幽默的作家,她的记叙、描写、议论,显然不是苛严的考古论证与古板的原始记录,她却将原本刻板的考古知识甚至是历史的碎片,以生动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使行文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意蕴,正如她在书中所言:“历史的记忆,是零碎的、片段的,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书籍和泥土中,就如同恐龙化石,在泥土中断裂成无数的残片,需要小心翼翼地将碎片粘合起来,才能完整地展示生命的原貌。”作家在写作中,不是空洞的抒情,而是以科学思维作为底色,在底色上天马行空的自由创作。她在写六盘水古生物化石的时候,偶然发现了收入人教版语文第十册《黄河象》一文中出现的常识谬误:“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水,一下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去。”文章中的专家对“黄河象化石”身前是一头老公带领一群母象的推断,作了诙谐的回应,:“大象是母系社会,怎么会是一头公象带领一大群象?用人类父系社会的标准来写大象的科普文章,幽默。”让读者在捧腹一笑中去思考。同时,作家对盘县大洞、水城硝灰洞、六枝桃花洞同一时期出现的剑齿象化石以及人类化石的时间结论,提出质疑:盘县大洞化石是30万年,水城硝灰洞化石是20万年,六枝桃花洞化石是1万多年,这些洞穴中的剑齿象化石处在同一时期,而考古时间却相差甚远,作家恍恍惚惚的质疑,激发我的思考,科学思维,与文学不是对立的,而是文学作品的魂。
《胜境凉都》还展现了凉都山水内在的精神实质。正如作者在《韭菜坪与天马山》一文中写道:“北高南低的俯首姿态,挡住了寒冷的北风,把坦荡的胸怀留给草地、羊群、杜鹃、箭竹、刺叶栎,留给溪水和白云,任凭风云变幻,四季更替,毅然保持着博爱的风度”,和在《三月三玩丹山》一文中的“水是人类最早的镜子,有水的地方,物丰人美”,以及在《穿越盘江河底的矿道》一文中的:“盘江,九曲盘旋,用百折不挠的气魄,练就了水城人的智慧、胆识与情怀”……显然,作家在对凉都山水的描写中,更着力通过凉都山水表现六盘水人的内在精神。如书中所言:“本书不限于对少数民族的外在歌舞描写,而是发掘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本书透过民族表面上的生活方式,写出了当地民族对自然的崇敬与信仰,而且,他们的信仰不是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各民族祖祖辈辈不可动摇的精神文化”。
《胜境凉都》的另一特点是,既有严谨的历史考究,又有生动的文学描写,使得凉都大地上那些古老的文明记忆、神秘的文化符号得以鲜活灵动起来,充满感染力:“凉都的历史,如同盘江一样弯弯曲曲,千回百绕。汉朝使者唐蒙来到这里,准备修一条通向印度的丝绸之路,却被盘江的野性吓跑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彝族首领济火与平蛮指掌图的指引下,来到夜郎国七擒孟获后,诸葛亮感到无力征服这片土地,给济火封了一个罗施鬼国的国王后,又走了。到了唐、宋王朝也只是采用羁縻之治,羁縻就是由本地土人自治的地方;到了元朝,作为蒙古族出生的铁木真皇帝,用蒙古人的豪爽把这方土地分封给无数土司治理,自己也不再过问,独享逍遥;到了明朝,土司制度开始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统一疆土,遭到土司们的反对,他动用武力,打通驿道,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城楼和城墙,镇守边疆,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到了现代,刚刚经历了战争的中国人,为了将工业安全转移到三线,在1964年,许多人来到这里搭起了简易棚;1978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市政府驻水城。在总面积9914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近300万人;2005年六盘水市通过中国气象专家论证和权威部门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城市——中国凉都。……盘江,凉都人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两岸的凉都人,却默默无闻;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从不抱怨,给予江岸人无限的温暖和永恒的力量。”写出这样如盘江奔腾豪迈的文字,不是偶然,作家曾两次到了云南的马雄山寻找珠江源。她还到北盘江进到贵州的第一站都格乡江岸,多次到盘县境内作为盘江支流的木龙水库、乌都河行走。乌都河流到陆家寨,就变成了格所河,北盘江流到六枝,变成了牂牁江,作家从六枝沿江考察。因作家身临其境的体验,写出了江水“忽高忽低忽宽忽窄忽缓忽急”的九曲回环。北盘江在六盘水境内327公里的历程中,用她所有的情怀,雕刻了两岸无数神奇的胜境,阐释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北盘江,如一匹奔腾在千山万壑中的烈马,跨越雄关古道,昂首向前,永不疲惫。北盘江,流经凉都六盘水——盘县、水城、六枝、钟山,成为珠江最大的水系。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盘江干流的源头,发源于盘县的沙陀、木龙。向南流的就叫南盘江,向北流的就叫北盘江,两江在贵州望谟的蔗香又相聚后再一起后流入广西境内,称为红水河,流进广东汇入珠江注入南海。”通过作家的精彩描写,跟随江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此外,《胜境凉都》图文并茂的颜值,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彩印,配有近两百幅精美图片,令人赏心悦目。图片极其珍贵,主要来源于六盘水本土摄影家的作品。散落的图片,因本书汇聚在一起,亦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传承的重要力量。许雯丽在《胜境凉都·序言》中写道:“地域文化是一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历史,一个不了解自己历史和山水的民族,是一个找不到生活方向、找不到自信和信仰的民族。”这是作家凝聚于内心的热烈情怀,体现出一个凉都人的文化自信,也正是因为她有这种自信,使她能够按照自己的情感、生活、体验去行走、去抒写,使真情得以艺术地呈现,对六盘水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的思索。她的文字里弥漫着浓郁的凉都风情,使人品味到一个艺术的凉都。可以说,热爱,是许雯丽散文中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人,就不会有热爱自己地域的定力,在文学中也无法表现出真挚的热爱之情。作家只有热爱并坚守脚下这片土地,才会让创作有根。如徐霞客从贵州盘县到云南这段路途中发生的故事,史料一笔带过,但许雯丽通深入民间采访,在《徐霞客背着遗骨过黑山》一文中,写到了徐霞客路过老黑山是遇到的惊险一幕:“徐霞客离开盘县水塘丹霞山后,到了碧云洞,顺着县城云南街,上西冲古驿道,经两河、红果、沙坡、沙陀、亦资孔、火铺、平关等驿站,通过胜境关进入云南。听丁圣老师讲述,徐霞客在经过两河亮山时(亮山过去叫黑山),忽然冲出一群土匪,将他身上的银两抢劫一空,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土匪打开他的包裹时,见到死人骨头,土匪被吓跑了。徐霞客包裹中的死人骨头是怎么回事呢?徐霞客怎么会将一堆白骨背在身上行走?”作家通过实地采访,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她在写夜郎历史的时候,通过寻找散落于历史中的“碎片”,平静地复制着夜郎历史的原貌,复原夜郎王凡人的身份,让人感到夜郎王真实可信。为理清这段历史,许雯丽多次经过六枝牂牁江、贞丰的白层河(盘江下游)、两次到广州珠江岸的番禺“南越王宫博物馆”考察,当时,家人都说她的行为不可理喻,做无用功,但她说:“我曾经梦见自己是一只在沙漠中流浪的白狐,很孤独,很凄凉,很空洞,没有祖先,没有亲情。醒来后,发现自己是一个人,感到十分幸运,我的身后有一长串的祖先,以及祖先留下的璀璨文化,我要传承下去,做人该做的事情,才不辜负作为人的生命。”她总是说时间太少,比金钱更加珍贵,除了工作、陪伴父母孩子,就是写作。许雯丽在《南越王竹简寻江》中写道:“番禺王沿着江水找到了一个叫夜郎国的地方,并与夜郎国通商往来。于是,夜郎的甜面酱(当时称枸酱)被商人带到广东番禺,甜面酱刺激汉朝使臣唐蒙出使夜郎。”作家在复制夜郎国原貌的时候,始终保持着清晰的逻辑思维,在驾驭“历史碎片”的时候,得心应手,胸有成竹,思路纵横。在浪漫与写实的文学空间里,让人感到夜郎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特别是与汉武帝开疆土拓的历史密不可分。在研究夜郎历史中,本书着重发掘夜郎文化蕴涵的文化内涵,把一个崇尚自然,宽容大度的夜郎王形象复原给了读者,一改夜郎自大的误传。夜郎王与番禺王结盟,当南越国的赵昧王被汉武帝消灭后,南越人沿江流落到夜郎国,夜郎王就将好田好地让给南越人耕种,南越人也就是现在的布依族。还有,这部散文集通过对实物的描写来证实夜郎王国的存在,如对六枝出土的编钟、仙人桥、枸酱、血巴木、古城遗址的描写,把一个模糊、朦胧、缥缈的夜郎王的形象,复原成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让读者觉得夜郎王这个人物清晰可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显然,《胜境凉都》这部历史文化散文集充分展现了这样的文化自信,其作品也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当然,任何一部作品也会受历史的局限,有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弥补不足,而发扬其精髓,让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凉都六盘水的高质量发展。
(原载:《六盘水文学》202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华,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钟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钟山文学沙龙秘书长等。文字散见于《中国作家网》《贵州文艺界》《贵州作家》等,有诗歌被选入《六盘水市2018年度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卷)》,文章入选《贵州文艺评论》《中国茶全书·贵州六盘水卷》《六盘水苗族志》等多种选本,曾被评为六盘水市钟山区文艺界第一届“十佳文艺工作者”等,主编有散文集《大美凉都-六盘水地域文化散文选本》《故园情》和报告文学集《追梦-六盘水市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选集》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