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明||瓦厂印记

陈永明
2024-08-26
来源:西南文学网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水城特区的一隅,有着一片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明珠”的瓦厂,它位于以德公社扁担湾三队。这处瓦厂坐落在绿油的稻田环抱之中,被屯屯田和龙井的秀丽风光所环绕,也深深地刻印在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中。

我的家与这颗“明珠”很近,只需一百步之遥。常常跟随二哥陈永智的步伐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生活气息和历史痕迹深深吸引。

我见证了工人们从龙井旁的深井中,用坚固的钢丝挖取富含粘性的泥土,再将其运送到巨大的泥池中。

我曾与水牛在泥池旁嬉戏,感受那湿润而充满生机的泥土。大人们则在一旁仔细筛选泥土,去除杂质,使其变得如丝般细腻。

二哥陈永智,身着皮制围裙,以他熟练的技术将处理好的泥坯放置在转盘上的瓦模中。他细心地修整表面,塑造出完美的瓦胚。这些瓦胚被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仿佛在等待着阳光的洗礼和岁月的雕琢。阳光洒满瓦胚时,它们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经过一系列的压制和成形,每个圆筒巧妙地变成了四块毛坯瓦。

在这其中,付元仁的领导角色尤为突出。他是装窑和烧制工作的负责人,他的精准指挥保证了每一层瓦坯都被整齐地码放在窑内,保证了烧制过程的顺利进行。他还设立了水道进行冷却,确保了瓦的质量。整个烧制过程持续了近半月的时间。当瓦完全冷却出窑的那天,整个瓦厂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工人们以传统的“打牙祭”习俗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宰杀羊只款待大家,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成功。这一庆祝活动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这片土地和这份手艺的深深敬意。

尽管在物质价值上,每片瓦片微不足道,仅值三分钱,但在我们乡亲们的眼中,它们却拥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性。一栋宏伟的瓦房,正是由两万片这样的小小瓦片紧密相接、共同搭建而成,它们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梦想,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辛勤与汗水。即便那栋房子总造价高达千元元人民币,这笔资金亦难以全面评估这些瓦片所承载的深邃含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

尽管在那个时期建筑成本可能较低,但这些瓦片背后却凝聚了家乡人民的巨大辛劳与卓越智慧。这些看似轻如羽毛的瓦片,在我们心中却重如泰山,承载着厚重的情感与回忆。在那个时代,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更是那个时代人们辛勤付出与智慧的实物见证。

工人们的劳动成果并非以现金即时结算,而是以工分作为他们辛勤努力的标志。这些工分是他们汗水和努力的见证,是他们双手勤劳的荣耀。他们用这些工分换取生活的粮食,年底还能换得一份额外的收入,每一片瓦都饱含着他们的智慧和努力。

每一片瓦都仿佛在低语着工人们的故事,记录着他们与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纽带。

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心灵纯净如月光,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每一次的汗水挥洒,都在为我们生命的赞歌增添新的篇章。

从每一道精心制作的工序到每一片精心打造的瓦片,都流淌着我们的智慧与热情,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回忆和骄傲。


作者简介:陈永明,1965年12月,男,中共党员,祖籍四川泸州。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1999年开始在《六盘水报》《乌蒙新报》《凤鸣钟山》《贵州戏曲》发表文章,贵州省作协会员,贵州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脱口秀《一路风景》、《地球村赋》《三尺讲台》诗歌,《民俗风情》散文集,《平凡人生》《七十二行》六部作品,共计160余万字。

(编辑审核:陈友云)




阅读6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